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三五七六章 李老的收藏(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五七六章 李老的收藏(一) (2 / 2)

按照有關專著標註的參考價格計算,李老收藏的全部古幣價值在1500萬元以上。

特別具有傳奇色彩的是,他收藏的全部珍品均為撿漏兒所得,被同好公認為撿漏兒大王。

李老祖籍洛州魯山縣,受當地濃郁的傳統文化薰陶,從小對歷史情有獨鍾。

他在新中國成立當天參軍,曾在閩北地區剿匪,因戰功卓著被評為剿匪模範,出席過福省南平軍分割槽代表大會。

1952年9月,李老轉業到福省森林工業局做人事和保衛工作。

作為調幹生,他1962年畢業於帝都師範大學中文系,此後一直擔任中學語文教師,退休後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收藏活動中。

李老於1988年開始收藏,當時涉獵的範圍非常廣泛,包括瓷器、硯臺、銅鏡、玉器、古幣等到1993年,他意識到自己的收藏範圍過大,於是鎖定古幣為惟一目標。

張天元跟李明光教授去拜訪他的時候,他對張天元說:古幣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最豐富多彩的領域,涉及政治、經濟、歷史、科舉、民俗、美術、書法以及太極八卦、陰陽五行等諸多方面,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同時,古幣的收藏成本極低,花上幾角或一兩元錢就能買到一枚,特別適宜工薪階層收藏。

1999年5月下旬,李老的老伴張秀珍到帝都沙溝農貿市場買菜,發現有一位洛州商販正在銷售古幣,馬上將這一訊息告訴了李老。

商販的麻袋裡裝有古幣2307枚,並不知道這批古幣的價值,李老趕到後以每枚1.3元的價格將這批古幣全部收購。

李老說:當時我從麻袋底部抄起一把逐枚細看,如果都是同一品種就沒有什麼收藏價值,而這把錢幣包括許多品種,其中有鑄造量極少的遼代錢幣,就知道這批錢幣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據解放前出版的古玩指南記載,古幣共分七等,其中第一等包括7種,古幣收藏界稱之為七大名品。

即:金代貞通寶、遼代天顯通寶、南宋建炎元寶、南漢乾亨通寶和遼代保寧通寶、應歷通寶、天贊通寶。

在這批古幣中,囊括七大名品32枚珍品、50多枚一級品、上百枚花錢、30餘枚農民起義軍鑄幣和30餘枚外域錢。

其中32種屬於古泉五十名珍的古幣囊括戰國圓圜錢東周、新莽錢壯泉四十、東吳錢大泉五千、十六國錢大夏真興、唐錢鹹通玄寶,五代十國錢開平元寶、天成元寶、永平元寶、天德重寶、天策府寶、乾封泉寶、廣證通寶、大蜀通寶、保大元寶、永通泉寶、經宋通寶、靖康通寶、大宋通寶,遼代天顯通寶、應歷通寶、保寧通寶,西夏錢元德重寶、通寶,金錢崇慶元寶、至寧元寶,元錢中統元寶、大元國寶、至正權鈔。

在中國歷史上,遼代屬於少數民族政權,所鑄錢幣數量較少。

在清朝出版的古幣圖書中,共收錄7種遼代錢幣。

到抗戰初期,由古幣泰斗丁福葆編著的歷代古錢圖說中,收錄遼代錢幣13種。

1996年出版的中國古錢目錄中,收錄遼代錢幣23種。

李老收藏的遼代錢幣卻達27種。

在購買的2307枚古幣中,有一枚遼代天顯通寶。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