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三五五九章 達芬奇的手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五五九章 達芬奇的手筆 (1 / 2)

據黃般若在《三十年來香江古文物展覽慨述》文中記述:“一九二六年十一月,會場在香江大會堂,參加展出的有南海黃氏劬學齋、何氏田溪書屋、新會陳海雪氏、司徒衛氏、木林山人、黃君璧氏、南海黃砥江氏、蓬壺小隱、李務本堂、植劍泉氏、蔡淵若氏、馮氏香漪樓、趙寧李氏、平寧瓷佛庵等十四家。

書法、繪畫、碑帖等四百餘點。

大會堂會場仍不敷陳列,惟有分日換展。

其中有名跡如北宋武宗元《朝元仙仗圖》,元錢選《梨花捲》,北宋拓《唐雲麾將軍李思訓碑》,宋釋子濁《葡萄卷》,宋陳居中《百馬圖卷》,宋葉念祖《水墨葡萄軸》,宋崔子西《四羊圖軸》,元王蒙《一梧軒圖軸》,他如明之文、沈、唐、仇,清之四王吳惲、石濤、石溪、八大山人、華新羅等作品,美不勝收。

當時從廣城內地及澳城來觀者逾千人。

該會由尹文階醫生、馮已千、李耀漢、李景康、黎藕齋、黃慕韓、黃砥江、李尚銘、羅原覺等所發起,其經費則由發起人捐助。”

這是目前所知《朝元仙仗圖》唯一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

1927 年,羅原覺刊印《趙文敏審定宣和御府著錄北宋武宗元筆朝元仙仗真跡》珂羅版本,僅保留了張子囗、趙孟頫等人的題跋。

1928 年,又撰《宋武宗元朝元仙仗圖卷》,洋洋數千言,刊發在《文字同盟》第18 20 期上。

隨後,羅原覺出售此畫予富商李尚銘。

售價“以八千元之值”,時間應在《百粵賞鑑家中之羅原覺》一文發表之前,大約是1931 年吧。

其時黃般若與李尚銘的屬員彭湘靈同住香港必烈者士街青年會公寓,是為深交,故得以用臘紙臨摹勾勒了《朝元仙仗圖》,而黃苗子亦時常與家父往來,故知他臨摹勾勒之艱辛。

可惜此臘紙臨本在“特殊運動年代”中被“處理”得煙消雲散,不知落入誰人之手。

至於《朝元仙仗圖》真跡是何時、何故流出海外的,據高貞白說:原來由羅原覺藏的《朝元仙仗圖》為李尚銘所得。

有一個時期,李尚銘手頭拮据,曾把它抵押給某人……

1953 年冬間,有個美國人綽號高江村者來港買畫,某人告訴他日本有《朝元仙仗圖》,勸他去買,他結果他去到,花三萬美元買了,據說將轉售給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恰在高江村往日本之前幾個月,有個姓陳的收藏家已和日本東京某些畫像經紀洽談好,以日金四百萬買此捲回來,陳君在十二月興沖沖的到了東京,但日本人已經把它賣給了高江村了。”

但根據2016 高居翰在2012 年上浦博物館舉辦的“翰墨薈萃——美國藏中國五代宋元書畫珍品展”——期間,他提到了侯士泰與王季遷一段聞名中國書畫收藏、研究領域的訴訟。

侯士泰是其時美國著名的德裔猶太古董商,藏有《朝元仙仗圖》,但他以它存有懷疑,被王季遷用幾張明清畫換去。

侯士泰起訴王季遷。

在法庭上,雙方及其律師們試圖給那些如墜雲霧之中的法官們解釋如何鑑定中國畫的贗品。

成為是一場書畫收藏的著名官司。

難道高貞白所說的高江村就是侯士泰麼?

值得注意的是,高貞白的故事還有前文:

當年羅原覺把畫交趙浩公裝裱時,趙浩公臨了一卷,真本上面的名人收藏印及題跋,有些被趙浩公割下,也有些是趙加上去的。

後來這一贗本也是賣給美國人的。

如此說來,真膺兩個版本都彙集在美國了。

若後來王季遷藏本是羅原覺舊藏的話,那麼趙浩公的臨本又在美國誰人手裡?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