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三四五零章 龍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四五零章 龍袍 (1 / 2)

聽了五萬美金的價格,老芋頭沉吟了一番便點頭道:“成交了,你的人品我相信。”

張天元鬆了口氣。

雖說朱然墓裡頭的瓷器未必值錢,但絕對是有文物價值的,這對別的古玩收藏家來說可能並沒有多大的吸引力,但是對他來說,這吸引力可就大了去了。

張天元要結賬,老芋頭搖了搖頭道:“不著急,看完另外一樣東西之後,再一起結賬吧。”

“哦?難不成你還有比朱然墓裡的瓷器更值錢的玩意兒?”

張天元不由來了興趣。

他這一次來紐約純粹就是給那個戴維設套的,怎麼也沒想到居然巧遇了老芋頭,還居然有運氣從老芋頭手裡得到好東西。

“是不是值錢不知道,不過這玩意兒是一件貨真價實的龍袍!”

老芋頭笑了笑,將摺疊非常整齊的龍袍拿了出來。

龍袍給人的感覺就是莊嚴肅穆,做工精緻絕美,是至尊的象徵,龍袍的嚴密性和複雜度讓人吃驚,它的顏色、款式以及其上細微的紋樣,無不具有深刻的含義,在政治嚴格的朝代許多人都因為服飾上的小錯誤被殺頭。

大家都說龍袍貴,那麼龍袍到底有多貴呢?

一提到清代皇袍,多數人會立刻聯想到“清宮戲”中皇上的穿著:一襲明黃的長袍,上面有龍盤繞。

殊不知,皇袍其實有著繁複的種類和式樣,皇帝在不同的場合穿著都會有所不同。

近幾年電視上的清宮戲很火,而無論是戲說還是正說,影視作品中皇帝的穿戴卻常常出錯。

有專家指出,有的影視劇中皇帝穿龍袍卻戴朝冠,搭配“牛頭不對馬嘴”;還有演員的服裝在胳膊上出現的龍紋式樣也不對,皇帝服飾上哪裡出現龍紋、出現的形式和數量都有嚴格規定。

面對這一現象,故宮博物院的清代服飾專家房宏俊顯得十分擔憂:“目前大眾中普遍存在對皇帝服飾的誤讀,這當然與影視劇作者對清代服制的不瞭解有關,但也有研究機構對大眾的宣傳過少的因素。

清代皇帝的服裝並不只是一件衣服那麼簡單,自上古的黃帝及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開始,冠服就超越了蔽體禦寒的實用功能,而具有了‘嚴內外,明等級,辨尊卑’的社會屬性”。

房宏俊說,“清代的帝后服飾是傳統禮制趨於高度成熟的產物,故宮收藏的近兩萬件清代帝后服裝也成為宮藏文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我國最為完整的清代服飾收藏。‘服色品章,昭一代之典則’,皇袍的顏色、款式以及其上細微的紋樣,無不具有深刻的含義。”

清代皇帝的服裝基本上分為禮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和便服幾大類。

其中禮服包括朝袍、端罩(一種外褂和袞服(既可與朝袍套穿,也可與龍袍和常服袍一起穿的衣服;

吉服包括袞服、龍袍;常服則是介於禮服和便服之間的一種服裝;外出或打獵穿行服,雨雪天穿雨服。

可見,人們平時常說的“龍袍”,其實只是作為皇帝吉服中的一個門類而已,主要用於重大吉慶節日以及先農壇皇帝親耕等場合。

而觀眾在影視劇中看到的皇袍,更多的是屬於常服或便服這一種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