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三四六四章 自家博物館的影響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四六四章 自家博物館的影響力 (2 / 2)

有一次馬先生在一戶農民家裡看到一對明代的櫃子,式樣古樸,品相也不差。

但家裡最年長的爺爺,是個倔老頭,怎麼也說不通。

跟馬先生一起去的朋友是個古典傢俱商人,他有心眼,記下地址:某某縣某某村,村口大樹下某某家。

回帝都後寫信給老人家的鄰居,裡面再夾了一封寫著自己家裡地址的信,說一旦那老頭死了,就把那封信寄出,到時候我再來,給你一百元錢。

後來他真收到信了:老人死了。

馬先生和朋友立馬趕到鄉下,從老人後代手裡把那對櫃子買回來了。

1998年的某一天,香港著名電影導演李翰祥突然打電話給他:“我找你好長時間了,我的那些老傢俱想不要了,你幫我處理了吧。”

那天下午馬先生正好有事,雙方就約在下午四點以後見面,但因為種種原因,李翰祥到的時候是半夜十二點多了。

李導給了他一份清單,上面羅列了十幾件有年份的硬木傢俱,還標了價錢。

馬先生掃了一眼就說:“行,那咱們談談價錢吧。”

但李翰祥好像很急,很快就走了。

馬先生想反正接下來有時間談價,下家總要還掉一點的,這是古玩界的規矩。

誰知,第二天晚報刊登一條訊息:“李翰祥猝死”。

馬先生捧著報紙覺得不可思議:哪個李翰祥?是不是還有一個李翰祥?

其實,李翰祥與馬先生見了面後,就直奔拍攝場地了,到那兒拍了一個鏡頭就猝死了。

馬先生說:“他好像有預感,就把十幾件傢俱交給我了。死後他兒子找我,說既然父親生前把這些東西都託付給你了,那麼這些東西跟你就有緣了。我想這就是緣分吧。我也沒法還價了,照單全收,幾十萬美元是分幾次付清的。”

後來我在馬先生的博物館裡見到一張清代康熙紫檀螭龍三彎腿大畫桌,就是李翰祥轉讓給他的,下料很足,工又很精,包漿很亮,十足的宮廷氣派。

按照現在的行情起碼也得四五千萬。

除了這位馬先生,還有一位趙先生,他的名字叫趙月汀。

趙月汀是古陶瓷收藏家,三十年來,為了尋覓古陶瓷,常常不惜傾家蕩產。

去年6月,趙月汀將自己收藏的108件古陶瓷壺拿出來辦了個“百壺珍藏特展”,由於展品精彩,引起了世人矚目。

從新石器時期崧澤文化到南宋年間上下5000年的陶瓷精品,而且窯口齊全,品相完好。

特展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把二里頭文化時期灰陶壺,從外觀上考察,陶壺腹下部以三個帶有原始生殖崇拜含義的乳狀空足穩穩立地,上部是一個人首形,以人首後腦作壺口,突出的小嘴作流,頸部以鋸齒狀項鍊作為裝飾。

壺的正面則是一張人面,鋸齒狀的鼻子誇張生動,挖空的兩個小洞是眼睛,嘴角邊還各有幾根鬍鬚,栩栩如生。

考古學家張忠培教授認為這是“夏朝二里頭文化最完整、最精美的古陶壺”。

趙月汀的收藏品中還有把唐代黃釉絞胎壺,購得的經歷也是頗具傳奇色彩的。

1989年底,趙月汀在五臺山參加全國警衛工作會議,會後他閒逛至附近一個小村子裡,臨近中午時聞到從老鄉家裡飄出的飯菜香,湊近一看,一戶農民擺好了小桌子要開飯了,桌上擱著的一把油壺引起了他的好奇。

打過招呼後,他拿起來一看,嗬,原來是一把黃釉絞胎壺,再看器型,像是唐代風格。

可惜在使用過程中,壺蓋已失,只剩一個壺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