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錢那不行,你就說個價吧。”
張天元儘量壓制住自己內心的激動說道。
“那就給一百美金吧,算是個意思。”
馬傑克說道。
張天元真有一種衝動,把這東西的真實價值告訴馬傑克。
不過他最終還是放棄了。
撿漏撿漏,別人不懂的那才叫撿漏啊。
他給了一百美金,然後接過了這幅畫,之後就找藉口匆匆離開了。
這可是利希滕斯坦的《宇宙學》啊。
這幅畫很久以前在拍賣會上拍賣過,好像是兩千萬美金,不知道怎麼就流落到了馬傑克手裡。
1923年,利希滕斯坦出生在紐約的一箇中產階級家庭,被稱為波普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
少年時期,他就在家學習繪畫。
高中畢業後,進入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美術系學習,在這裡獲得美術史碩士學位又被聘為該校的講師。在這期間他對漫畫產生興趣,1961年形成了波普藝術的風格。
於他而言,對波普文化的理解完全出於日常生活體驗,一開始他就選擇了無聊的日常題材:襪子、冰箱、筆記本、窗簾等等。
他在2o世紀6o年代,根據愛情和戰爭連環畫創作的系列繪畫,成為了他進入大眾視野的開始。
1961年至1968年,他創作了7o幅給人印象深刻的黑白素描,在此期間,利希滕斯坦還創作了許多黑白油畫,主題非常接近他的素描。
他曾受到畢加索在藍色和紅色時期所創作作品的影響,並經歷了一段抽象表現主義風格時期,他和紐約年輕一代的畫家,提出了波普藝術,波普藝術從日常事物中得到啟,將大眾化、大量生產、大眾流行的物品作為創作母體。
而開始以連環畫為母題進行創作的契機是源於他的兒子對米老鼠這個動畫形象的熱愛,它是一個新奇、活潑的形象,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並引起大眾的消費慾望。
自此開始,利希滕斯坦開始從連環畫中尋找素材,運用了成為他標誌性藝術符號的本戴點(Bendaydots)創作出了一系列為世人所熟知的藝術作品。
利希滕斯坦透過日常通俗題材表現了美國社會濃重的商業文化特徵,這一點也使他成為大眾心中的波普藝術大師。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