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這幅畫的來歷?”
張天元神秘兮兮地看著劉慶問道。
“那當然了,你買的畫,肯定不普通吧,可別忽悠我哦。”
劉慶興奮地說道。
張天元笑了笑道:“要說這幅畫,得先提到宋徽宗。”
中國美術的輝煌,要說到一千年前的宋朝。
那個時候的中國創造了地球上最巔峰的文化之一。
當時省長,市長,搞國防的,乃至總理、總統,都能提筆寫一手好書法,你無法想像那是一幫寫起歌詞來,都強於今天林夕、方文山百十倍的人,來統治領導的中國。
所以宋朝開創了一個文化審美品位很高的時代。
先來了解其中一位國家領導人——宋徽宗。在當時國家有個部門叫畫院,專門養一批畫家幫皇家畫畫,這些職業畫師呢是透過考試來選拔錄取的,就跟咱們今天的考公務員差不多。
說到考試自然會有很多應付考試的問題,跟今天的美術高考一樣,考石膏,考人頭像,然後報個補習班,苦畫一段時間,應付完考試,就金榜題名了,這種人對石膏、人頭像以外的知識、審美瞭解不多。
今天的美術高考,人頭像寫生。
這種情況在宋朝也是,畫院考試一般就考畫個亭臺樓閣啊、孔雀啊,畫得像的就錄取了。
可是,宋徽宗當皇帝后,就革新了這種方式。
宋朝畫院考試,也考寫生,比如孔雀一類。
說考試那一天,很多考生等著考官抱孔雀來,準備把自己補習班練習的孔雀畫完,好交卷,等了老半天,考官發下來一張紙,上面寫的考題是:“野渡無人舟自橫”,說,今兒就畫這個!
那些背了幾年畫孔雀的同學瞬間石化了,有木有?!
很多人畫了一條河,河邊上再畫了條船就交卷了。
其中有一張卷子很得宋徽宗表揚,他在船邊上畫了一隻休憩的鳥。
因為鳥怕人,一隻鳥停在船上,說明已經很長時間都沒有人了,考題裡那種安靜的情形,一下就被描述得很生動,也很有意境。
“就是這幅畫?”
劉慶問道。
“沒錯,我其實也很驚訝,宋代的畫院考試用的畫,居然能流傳到今天,這實在是一件難得的事情,雖然他很簡單,不過卻很有紀念意義啊,更何況才要那麼點錢,我自然買了。”
張天元笑了笑,卻沒打算就此停下。
他繼續說起了宋徽宗的事兒。
有一年題目是“山中藏古寺”,很多人畫大山樹林裡露出一座寺廟的屋簷。
第一名的卷子並沒有畫寺廟,而是畫了在樹林中,走來一個挑水的小和尚。
有和尚,這個深山必然有古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