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6年,清軍南下,張獻忠引兵拒戰,在西充鳳凰山被流矢擊中而死。
雖然金印是在張獻忠的財寶中發現的,但這枚金印真的就是張獻忠所有之物嗎?
許多專家學者對“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就產生了質疑和爭議。
有的專家學者認為“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是張獻忠建立大西國後,專門給自己量身定做的金印。
也有的專家學者認為,是李自成在帝都建立大順國後,為了拉攏張獻忠而給他定製的大元帥之印。
還有的專家學者認為,有可能是過往船隻沉船遺失江中的。
總之,見仁見智,眾說紛紜。
據報道,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員、清史專家周遠廉,在看到張獻忠江口沉銀報道後,發出疑問,張獻忠部隊中,沒有人用過“大元帥”這個稱號,為何推斷金印是張獻忠所有?
巴蜀文化專家,《張獻忠傳論》的作者袁庭棟認為,“永昌”不是張獻忠的年號,而是李自成的。
周遠廉和袁庭棟兩位專家提出的質疑,不僅富有哲理,而且還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和學術性,畢竟他們才是研究清史和研究張獻忠的專家。
那這個永昌大元帥到底是誰?
如果“永昌大元帥”是李自成大順國的大印,怎麼會到了張獻忠的手裡?
但這樣的疑問,也只是僅憑金印上那“永昌”和“大元帥”之名來分析判斷的,沒有歷史依據和證據,不能令人信服。
但隨著對李自成洪門天地會研究的不斷深入和擴充套件,發現了這方面的一些脈絡資訊,才讓神秘的金印,露出了歷史痕跡,呈現出一條清晰的歷史脈絡,“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很有可能不是張獻忠之印,而是李自成大順國一直珍藏在後營,沒有頒發的一枚金印。
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永昌之名不是張獻忠的稱號
張獻忠建立大西國,年號大順。“永昌”是李自成大順國的年號。李自成在古城建立大順國,年號永昌。
二、大元帥不是張獻忠的軍制
張獻忠建立大西國稱大西王之前,一直號稱“八大王”,手下均稱為將軍。
他的部隊裡從來就沒有設立過大元帥這一最高軍事職稱。
然而大元帥卻是李自成的軍制,《明季北略》記載,李自成“自稱倡義大元帥,為一品;權將軍,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