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猾!”
半晌之後,歐陽曉丹才說出了這麼兩個字。
真得是大大的狡猾啊。
其實她這話,只對了一半。
固然是張天元狡猾,但也是那個土豪的心態不對,水平也不夠。
古玩收藏愛好者必須要有健康的心態。
藏品會一直流傳下去,你收藏到了,只是代表你暫時的擁有。
而一個人能收藏到藏品總是有限,藏品對於藏友來說,精神文化上的享受遠比其物質上的財富可貴。
在收藏圈,有很多入門不久的藏友,常常抱“撿漏”的心理去跑市場,總是希望自己能以極小的價格就能淘到“高大上”的精品。
他雖然也撿漏,可那是因為他有鑑字訣,有地氣,所以他肆無忌憚。
可一般人不行。
“撿漏”的前提是藏友必須具備較高的鑑定辨識能力。
有很多剛入門藏友主要還是跟古玩商交流,這種情況下‘撿漏’的可能性更低。
過去經常有一些古玩收藏愛好者請張天元去鑑定古董。
90%是仿品。有真的器件,價值1000元,卻是天價買來的。
對於剛涉足古玩的藏友來說,切勿盲目下手。
如果遇到實在是愛不釋手的器件,去找鑑賞能力較高的人來幫忙把關。
一件非常優美的器件,假如有一絲一毫的疑問,寧可錯過,也不會出手。
對於初入門或愛好者來說,以瓷器為例,現今如官窯、民窯精品等價位都比較高,很多藏友對晚清的瓷器興趣不大。
其實晚清到民國之間的瓷器,亦有它的藝術價值。
此外,很多藏友都是“以藏養藏”,從他們手裡流出的藏品,可能價位不是很低,但真品的可靠性會相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