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三三二七章 箋紙的藝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三二七章 箋紙的藝術 (3 / 3)

這是看起來並不值錢的箋紙,但使用過它的人,卻非常特殊,因為實用過它們的是大文豪魯迅。

零六年是魯迅誕辰135週年和逝世80週年。

作為一代文豪,魯迅寫作所使用的紙張成了學界近期研究的一大熱點。

最新研究成果顯示:

魯迅生活的時代正逢書寫工具大變革,沿用了千年的毛筆和宣紙逐漸被外來的鋼筆與洋紙取代,但魯迅卻對中國人自己製作的紙張情有獨鍾,這之中,最喜愛的莫過於箋紙。

據統計,僅現存的魯迅書信,所使用過的箋紙就達170餘種。

為了喚起人們對日漸凋敝的制箋藝術的關注,魯迅還與文學家鄭振鐸合作編印了《北平箋譜》,這一箋譜被研究界譽為“中國木刻史上斷代之唯一豐碑”。

箋,《辭海》的解釋是:“精美的紙張,供題詩、寫信等用。”

它採用手工製作,需經染色、加料、砑光、灑金銀粉或刻印圖案、題詩等各種手續完成,堪稱“紙中美玉”。

帝都魯迅博物館研究員蕭振鳴在研究中發現,魯迅有著濃厚的箋紙情結,他使用過的箋紙品種十分豐富。

1898年2月,魯迅到蘇杭探望在獄中的祖父,購買了一部《徐霞客遊記》,在這套書的第一冊內鈐有“戎馬書生”印,並夾有庚子年冬末重閱時自擬的該書卷目一頁,寫在一張漂亮的箋紙上,箋紙為曙紅色,畫題“風蓮圖”,這是現存的魯迅最早的一頁用箋。

在魯迅的日記中,曾提到靜文齋、寶晉齋、淳菁閣、懿文齋、松古齋、洪興紙店、清秘閣、榮寶齋、九華堂等多家老字號,這些地方所售的箋紙價格不菲,但他還是多次出手購買。

在選用箋紙時,魯迅也頗為用心。

1929年5月15日夜間,在帝都探望母親的魯迅給許廣平寫了一封信。

這封信寫得很別緻,首先是對許廣平的稱呼,既不是過去開玩笑的“害馬”“”,也不是習慣上的“廣平兄”,而是“乖姑!小刺蝟!”與過去更為不同的是,這封信所用的是兩張帶有彩色圖案的箋紙,上面分別畫著枇杷和蓮蓬。

枇杷有三枚,兩大一小;蓮蓬有兩隻,其中的一隻飽含著蓮子。

根據許廣平1929年5月21日的回信和魯迅此後的來信,之所以選用這兩張箋紙,一來因為枇杷是許廣平喜歡吃的食物,飽含著蓮子的蓮蓬則暗指當時許廣平已經懷孕,透出了魯迅即將為人父的喜悅。

張天元曾聽人提起過,魯迅不僅喜歡用箋紙寫信、創作和記錄,還熱愛收藏各式各樣的信箋。

例如,在1929年5月23日的日記中,魯迅寫道:“從靜文齋、寶晉齋、淳菁閣蒐羅信箋數十種……”

知道魯迅有此愛好,友人也紛紛“友情贊助”,據魯迅日記記載,柔石曾贈送給他信箋數種。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