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稱其為‘媚娘’。
她在協助高宗處理軍國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後,在67歲時登上帝位,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唯一女皇。
從她參與朝政,自稱皇帝,到病移上陽宮,前後執政近半個世紀,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史稱‘貞觀遺風’歷史功績,昭昭於世。
不過武則天跟你說的這個瓷器又有什麼關係,你不會說這東西是唐三彩吧?倒是有幾分相似。
可唐三彩的價格,也是絕對沒法跟我的竹雕相比的。”
“呵呵,德川先生也知道武則天,那麼想必也明白,武則天去世之後,可是留下了無數的寶貝吧?”
張天元笑著問道。
“你是說乾陵?”
德川天眼愣了一下,他忽然想到自己調查到的張天元就出生在乾陵附近,難道這東西真是從乾陵裡面挖出來的?
中國唯一的兩位帝王夫妻合葬墓——乾陵,是至今為止儲存得最為完整的古代皇陵。
由於墓主人特殊的身份,以及大唐盛世的輝煌歷史背景,陵中必然埋藏著為數甚多的珍寶與文物,這不能不引起歷代人們的高度關注。
那麼,神秘的乾陵地宮內到底有多少寶藏呢?
據乾陵《述聖記》碑記載,唐高宗臨終前留下遺言,要求將他生前所珍愛的書籍、字畫等全部埋入陵中。
武則天營建乾陵的目的是為了報答唐高宗的知遇之恩,因此,陪葬入乾陵的稀世珍寶也一定不少。
透過陝州文保中心有關專家對乾陵地宮的探測工作,結合已發掘的乾陵陪葬墓和有關文獻,考古工作者推測乾陵墓室是由墓道、過洞、天井、甬道和前、中、後三個墓室組成,或有耳室。
中室置棺床,以放置皇帝的“梓宮”即棺槨,“梓宮”的底部有防潮、防腐材料,以珍寶覆蓋,其上加“七星板”,板上置席、褥,旁置衣物及珪、璋、璧、琥、璜等“六玉”。
皇帝身穿12套大斂之衣,頭枕玉匣,口含玉貝,仰臥於褥上,面朝棺蓋。
蓋內側鑲飾黃帛,帛上繪日、月、星辰及金烏、玉兔、龍、鶴等物。地宮的後室設石床,其上放置衣冠、劍佩、千味食及死者生前的喜好之物。
前室設有“寶帳”,帳內設神座,周圍放置玉質的“寶綬”、“諡冊”和“哀冊”。
另外在過洞兩側的耳室和甬道石門的前後,放置有大量珍貴的隨葬明器。
對此,乾陵博物館副館長、副研究員樊英峰先生曾撰文介紹:目前考古工作者將乾陵地宮內可能藏有的文物分為六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