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冊的第十冊十月景為“文閣刺繡”。
天氣轉涼,仕女們於閣中支起繡架,有的坐繡,有的立觀,一仕女將自己刺繡的作品托起展開與另兩位仕女觀看品評。
御題詩:文疏烘暖漏陽光,刺繡工夫一線長。捲起重簾風細處,愛他輕度小梅香。
玉漏銅壺滴響遲,雲娥無語立移時。幀間繡出雙蓮朵,多少幽情人未知。
第十一冊十一月景“圍爐博古”。
閨中仕女有的捧爐取暖,有的持鼎抱瓶,有的展軸觀畫,表現了仕女才華橫溢。
御題詩:深閨寂靜重帷暖,彝鼎縱橫白壁雙,消遣閒情寒不到,小陽春日度明窗。
何處行來洛浦仙,衣裳如霧鬢如煙。瑤池玉簡群尋撿,不數米家書畫船。
第十二冊十二月景為“踏雪尋詩”。
寒冬已至,快雪紛飛,在老松叢竹的庭院中,已有四女在觀雪,又有三女執傘捧暖爐前來相聚觀雪吟詩。
御題詩:溫室重闈暖氣勻,黨家冬日是三春。寄言烹雪陶居十,漫傲銷金帳里人。
貼上貂茸稱綠環,步來階雪印彎彎。粉牆屈曲重門鎖,獨共青衣一往還。
透過展臺上的那面液晶螢幕,眾人可以清晰看到冊子內部的情況,張天元其實一眼就瞧出這東西是真的。
這一點毫無疑問。
首先就說其風格,應該是屬於中國的帝都牙雕。
帝都牙雕已有2000多年可考查的歷史,在帝都黃土坡出土的戰國墓中就發現過象牙梳子。
遼、金、元、明、清歷代帝王都把象牙列為皇家貢品,明代的果園廠和清代的造辦處都是為皇宮做牙雕製品的。
象牙名冊《月曼清遊》是用了幾年的工夫雕刻而成的。
畫稿共12幅,反映了一年12個月裡自然景色的變化和宮闈中的嬪妃、宮女們的生活情景。作品以象牙為主,輔之以玉等珍貴石料,構思巧妙,技藝純熟,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景色斑斕協調,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平。
這一時期的作品還有龍舟、樓閣、蟠佛、《西廂記》冊頁等。
清朝早中期。
帝都作為國部,富官顯貴聚居京城,為牙雕的出現提供了條件,同時外地牙雕工匠的流入,為牙雕工藝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援。
帝都的牙雕以刻制人物、花卉、草蟲見長,尤以刻制人物最為聞名,藝人能充分利用象牙質地細膩堅韌的特點,精確地表達人物的動態和感情,比例協調,構圖優美,人物生動,神態逼真,刻工謹嚴精緻。
常見區域性加彩和象牙本色形成鮮明對比,使產品更為生動多姿。
實際上,帝都牙雕並不能稱為一種牙雕流派,而是廣省、蘇蘇省、帝都等牙雕風格不斷融合的產物。
清宮中許多牙雕作品,並不能根據匠人自己的特點和風格任意雕琢,而是要符合皇親的喜好。
由牙匠出樣稿,經皇帝親自審閱後,方能雕琢,不得擅自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