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興之餘,他卻又不免失望了起來。
因為仔細觀察過之後就能發現,這些所謂的印第安古代的生活品,其實絕大多數都是現代的仿製品,雖然做工還算湊合,但絕對算不上是什麼值錢的東西。
莉莉婭和溫蒂花了點錢購買了兩件很有意思的陶器,張天元也並未阻攔。
她們得到了攤主的熱烈歡迎和招待。
可是奇怪的很,這個白人攤主對張天元卻似乎沒有什麼好感,彷彿看到這張亞洲人的臉,就不高興似得。
“你隨便看吧,不講價。”
如果是普通人,聽到這樣的話,那隻怕扭頭就走了,因為這也太不禮貌了吧,簡直就像是要直接將客人趕走。
張天元心中有幾分不屑。
你們白人對我沒好感,大概是因為曾經對印第安人做了不好的事情吧。
印第安人也屬於黃色人種,當然也有人說他們是棕色人種,不過在張天元看來那純屬是故意將印第安人跟東亞人區分開來。
這些人的長相都跟東亞人非常像,只不過長期生活在美洲之後,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而已。
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是狹義上對哥倫布和西方人而言,最早發現美洲大陸的原住民原來來自亞洲蒙元人種。
而令17世紀美洲原住民驟減根源是歐洲移民帶來的戰爭災害……
美國國務院出版物《美國曆史綱要》描繪了一幅發生在白令海峽的畫面:
公元前34000到公元前30000年冰河期高峰,地球大面積水封凍成遼闊大陸冰原,白令海低於今天數百米深,海面最寬時候達到1500公里。
亞美兩洲出現一座“白令陸橋”,在一片充滿溼潤苔原的土地上,叢生的草本植物成為大型動物的出沒之地,吸引了蒙元人種前來捕獵,跨過“新大陸”尋找樂土,不知不覺中蒙元人種踏入美洲“新大陸”。
傳統將美洲原住民劃歸蒙元人種美洲支系。
當歐洲人抵達美洲時,美洲原住民早已遍佈南北美洲各地。
美洲原住民絕大多數為印第安人,剩下則是北美洲北部的因紐特人。
眾多北美地區原住民,從北極的苔原帶到西南部的荒漠帶,以及更遠的地方,有著不同的原住民語言、社會結構和宗教信仰。
他們有一個共有特點,就是與自然和周圍環境緊密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