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三零八八章 稀世之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零八八章 稀世之寶 (2 / 2)

“大叔,這痕都斯坦是什麼啊,為什麼我都沒聽說過?”

溫蒂問道。

“對啊張先生,痕都斯坦是什麼?”

莉莉婭的父親也急了,武田晴子好歹聽說過痕都斯坦玉,但他可是連聽都沒聽說過啊,所以這才導致了他這一次的嚴重判斷失誤。

“哼,我看根本就是他瞎編出來混淆視聽的。”

哈德這個時候還在垂死掙扎,負隅頑抗。

張天元冷笑了一聲,而後清了清嗓子道:痕都斯坦是清代對1719世紀在今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及阿富汗東部一帶建立的莫臥兒王朝的統稱。

痕都斯坦玉器,簡稱‘痕玉’屬於伊·斯·蘭玉器,其產地包括了帖木兒、莫臥兒和鄂圖曼帝國等遼闊的中亞地區。

痕都斯坦玉器從18世紀中葉乾隆時期開始貢入清宮,受到乾隆皇帝的喜愛。

乾隆帝為其華美的裝飾和精湛的雕工所折服,稱之為‘鬼工’。”

“這小夥子說的沒錯,這個痕都斯坦玉我雖然沒聽說過,但莫臥兒玉我倒是真聽說過的。”

旁邊有圍觀的人開腔了。

“對啊,聽說這種玉可是稀世珍品啊!”

又有人說道。

“兩位所言不差!”

張天元點頭道:“痕玉最初是北印度地區莫臥兒王國的貴族玉器,因清康熙朝平定雪原後,在中國西南部地區實行的藩王制度需要各附屬國進貢珍玩異寶。

康熙皇帝的孫子乾隆皇帝是個大收藏家,也是個詩人,與爺爺在藝術上有不同的喜好和追求,更喜歡文玩雜項類的奇珍異寶,求新求異。

痕玉是當時進貢給乾隆皇帝的御用玉器,乾隆在位的幾十年間,痕玉給中式儒教、道教文化的主流藝術體系很大的衝擊,這是乾隆一朝相容並序在藝術上的體現。

痕玉其數量的稀少和技藝的登峰造極,催生後代模仿痕玉造型的大量出現。

對晚清時期的中國工藝風格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痕玉至嘉慶朝便不再進貢。

由於痕玉無論在中外都是皇家御用領域裡璀璨的明珠,存世量極為稀少,所以即使海外回流文物盛行拍賣場的今天,也鮮有朋友推薦其從海外徵集回來的痕玉。

西方人與中國人的審美情趣不同,大多並不認為玉石是多麼貴重的藝術珍品,珍藏和重視程度遠遜於中國人。

所以無論是本就在國外傳承的痕玉,還是從中國流失到海外的痕玉,大多都沒有很好地儲存下來。

更多的痕玉儲存地點相對集中於帝都故宮博物院和寶島故宮博物院,就連馳名業內的‘清玩雅集’和‘敏求精舍’,也罕有痕玉露面。

中國有句俗話‘物以稀為貴’,這就使得痕玉亦如‘琺琅彩’瓷器一樣,每每在拍賣場上都能創造驕人的成績。”

聽到這裡,武田晴子感覺後背上冷汗直流。

她感覺自己簡直蠢到了極點,怎麼能犯這樣愚蠢的錯誤呢?

&nbsp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