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貝爾看來,真正偉大的鑑寶師,其實就應該像張天元這樣,而不是像狄克那樣。
“這樣有傳承,而且知道製作工匠的茶具,絕對堪稱傑作了。作品的每個紋理、配件,甚至是銀子本身,都力求完美。
有時候為了設計一個手鐲,銀匠會花上好幾個晚上。
每一錘、每一刀、每個焊點,無不彰顯著弗賴瑞特對銀飾品的那一份鍾愛!”
銀,尊貴中自有清高,光亮處卻是溫和。
她沒有金的霸俗、珠的巧媚、寶石的張揚,卻沉著內斂,兼顧了雅緻與端莊兩種情調,讓人愛不釋手。
銀是一種任火千錘百煉依然美麗的物質。
古老銀匠們看似普通的敲敲打打,辛勤製作,卻賦予了冰冷的銀生命與活力。
一件酒具、一隻手鐲,無論是鑄造成型還是鑲嵌點綴,都是由一雙雙溫暖帶繭的手敲打摩挲而成,閃爍著銀匠們的智慧。
更不要說這成套的茶具了。
“那這套茶具應該值多少錢啊?”
溫蒂終究是個俗人啊,小女孩一個,不懂的欣賞什麼藝術,無法透過這漂亮的銀器看到銀匠出色的工藝。
她看到的只是錢而已。
不過作為一個商人,這倒也沒錯。
張天元摸了摸下巴上淡淡的鬍子茬,想了想道:“這一套茶具應該最少可以賣上四五萬美金。”
溫蒂雖然是有錢人不假,但是一萬買來的東西現在變成了四五萬,漲了四五倍,就算是她,也不由得張開了小嘴,驚訝的不行。
卻聽張天元笑道:“如果你這套茶具是英國銀器,比如維多利亞風格的,那麼價值還會更高一些。如果你這套茶具是中國的純銀茶具,那麼可就更值錢了。
茶具,在中國古代亦稱茶器或茗器。
據西漢辭賦家王褒《憧約》有‘烹茶盡具,酺已蓋藏’之說,這是中國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條史料。
茶具按其狹義的範圍是指茶杯、茶壺、茶碗、茶盞、茶碟、茶盤等飲茶用具。
中國的茶具,種類繁多,造型優美,除實用價值外,也有頗高的藝術價值,因而馳名中外,為歷代茶愛好者青睞。”
“我已經知足了。”
貝爾笑道:“做我們這一行的,四五倍的利潤其實就已經非常高了,真沒什麼不滿足的。”
張天元笑了笑,心想這倒也是。
一般情況下,古董買賣能有幾成利潤就算是非常強悍了,一兩倍那就基本是大賺,四五倍這的確是非常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