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王后不願意被當成物品一樣欣賞,結果事後國王廢掉了王后,並寫入波斯律法,代表永不反悔。
這幅作品的背景是一座波斯式的大殿,畫家精心繪製了其中的銘文和浮雕。
王后充滿異國情調的美貌、華美的服飾及珠寶,與她哀傷而失望的表情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作品具有強烈的象徵性含義,因為當時英國普通民眾的生活也和王后所面臨的一樣,是異常困窘的。
第七日,亞哈隨魯王飲酒心中快樂,就吩咐在他面前侍立的請王后瓦實提頭戴王后的冠冕到王面前,使各等臣民看因為他容貌甚美。
王后瓦實提卻不肯遵王命而來,所以王甚發怒,心如火燒。
那時,在王國中坐高位的,有波斯和瑪代的七個大臣,就是甲示拿,米母幹,都是達時務的明哲人;
王問他們說,王后不遵王命,照例應當怎樣辦理呢?
米母幹在王面前回答說,王后這事不但得罪王,並且有害於王各省的臣民;這事必傳到眾婦人的耳中,他們就藐視自己的丈夫;今日波斯和瑪代的眾夫人必向王的大臣照樣行;從此必大開藐視和忿怒之端。
王若以為美,就降旨寫在例中,永不更改。
將她王后的位分賜給比他還好的人;所降的旨意傳遍通國,所有的婦人,無論丈夫貴賤都必尊敬他。
王以米母乾的話為美,王就照這話去行。
瓦實提的強硬性格叫人欣賞,也叫人惋惜。
她因自己剛硬的性格,而被貶,被休婚。
但是卻彰顯了自己作為人,而不是作為一件東西的人格魅力。
作為張天元來說,他是挺佩服這幅畫的主角的,不過他不可能回到那樣的時代去主持公道,他更在意的是這幅畫的價值。
這幅畫的價值放到現在,別說七千英鎊,最起碼價值七十萬英鎊!
尤其是遇到喜歡的人,那價格會更高。
所以這東西要找買家,最好的選擇就是多找一些,絕對不能單一地賣給誰。
他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畫的背面確實有埃德溫·郎的署名,另外還有一行簡單的介紹。
這個東西,已經可以證明這幅作品就屬於埃德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