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過了這麼多年,它已經不走了,可是誰也沒指望用它來看時間,這東西完全可以當成藝術品來欣賞啊。
“這個你想要多少錢?”
張天元問道。
“嗯,不瞞張先生,這件懷錶可是寶璣懷錶,價格不菲,我之所以願意拿出來,是看到了您的誠意,這樣吧,十萬美金如何?”
湯姆想了想道。
有些人可能覺得這個價格貴了?
一塊懷錶居然就要十萬美金?
然而在張天元看來,這個價一點都不貴,事實上還便宜了很多。
恐怕湯姆雖然知道這是寶璣懷錶,卻並不知道這懷錶內部的構造有多麼複雜和經典吧。
更不可能知道那些零件完全由黃金打造,估計他還以為是鎏金呢。
張天元也是因為擁有鑑字訣的透視能力,才能看透這裡面的東西,否則只怕也要錯過一件好東西了。
這塊懷錶如果上了拍賣,最少也價值兩三百萬美金,比張天元購買的所有鼻菸壺都要昂貴。
沒辦法,這是歐洲的古董,西方人就是喜歡。
寶璣是一位製表天才,他鑽研好學,在不到30歲時已經對製表技術的創新突破有所貢獻,並在1784年成為被認可的製表大師。
1801年,他獲得專利的“陀飛輪”裝置在2個世紀後的今天仍然是複雜功能手錶的代名詞。
三問、萬年曆、計時碼這些最複雜的製表技藝的發明與改進都與寶璣有關。
在四分之一的19世紀中,歐洲的皇室顯貴、達官巨賈們在寶璣定製了無數精美絕倫的懷錶。
寶璣所發明技術,比如打簧遊絲,防震器、雙秒針表等,包括他的鐘表設計藝術都對整個19世紀的懷錶製造影響深遠。
他生於瑞士,卻在法國度過最主要的日子。
寶璣大師的後代安東尼和克萊門特都分別成為19世紀有影響力的製表大師。
今天居於表壇至尊地位的寶璣品牌,它的影響力離不開人們對寶璣大師的無限尊崇。
原本德國和法國是鐘錶業的核心國家。
到了19世紀,最早發展鐘錶業的德國和法國逐漸淪為附屬地位,而原來的製表中心英國倫敦也已風光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