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鼻菸有一定的醫用功效,所以在清初,上至皇室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吸聞鼻菸幾乎成為一種時尚。
有了鼻菸,隨之便有了鼻菸壺。
無論貧富貴賤無不好之,有類於飲食睡眠。
不可一日缺其事,幾視為第二生命。
可一日無米麵,而不可一日無鼻菸。
可一日不飲食,而不可一日不聞鼻。
皇家的推崇,自然使鼻菸壺身價倍增,達官顯貴、商賈名流不僅以擁有鼻菸壺為榮,還刻意求精,互相觀賞,以資炫耀。
有的人每日更換一種質料的煙壺。
有的人所持煙壺雖然質料相同,但是每天更換一種造型;
或者按每月的日序,而照數更換鳥蟲的數目;
或者依天氣的陰晴風雨、寒暖冷熱來更換鼻菸壺。
大貪官和珅被抄家時就抄出鼻菸壺3000多個。
看起來和珅這傢伙不僅收藏翎管,而且對鼻菸壺也是青睞有加啊。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於是吸鼻菸、玩煙壺成為清代最時尚的行為,鼻菸壺成為人人必備之具,有些人即使自己不愛好古玩、不收藏古玩,也必須強迫自己嗜好鼻菸、收藏煙壺,以順應社會潮流。
當時友朋會晤之際,第一件事就是互相贈送鼻菸表示恭敬之意,這已經成為當時社會交往中不可或缺的禮儀。
清代筆記《金壺七墨》記載,江浙一位任觀察職務的官員,和同事們到上司的衙門,落座後發現忘記帶鼻菸壺了,於是讓僕人回去取壺。
僕人不一會兒就回來了,取來的卻是一隻虎子。
所謂虎子,是古代一種盛器。
一說是夜壺,尿壺;一說是水器。
這事引得同事們鬨堂大笑。
由於王公貴族對鼻菸壺的喜愛,不僅數量大增,而且品種和工藝質地均進入全新的境界。
產品製作細緻規整,選材精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