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佛教七寶也一再被很多珠寶商家提及,雖然誰都沒有對佛教七寶有一個完整的定義,但“佛教七寶”近幾年卻已成了一次相當成功的炒作。
同時應該說明的是收藏界的佛教文化並不能簡單地等同於佛教文化。
道教則是土生土長的中華文化,以其為藍本製作出來的各種藏品也是很多的。
第四則是“平安文化”。
平安富貴是每一箇中華民族普通家庭的願望,中華民族一直把平安放在富貴的前面,過去很多家庭的孩子身上都要掛一個長命鎖。
而翡翠界的四大素面翡翠,無事牌,平安扣,手鐲,戒面,中的無事牌平安扣,手鐲,都是平安文化影響珠寶收藏的最好詮釋。
此外平安文化還延伸出諸如,戴鷺鷥求升官,戴貔貅求發財,戴硃砂求辟邪,當然也有古老的占卜文化在內的種種祝福文化,為避免文章太長在此文中全部歸入平安文化。
或許有人認為這個歸類應該叫做福文化,但我個人覺得還是叫平安文化更好聽。
還有第五個是“傳說文化”。
中華民族有很多美麗的神話傳說,而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可以賦予一顆平凡的石頭價值。
比如泰山石敢當的傳說,就讓很多人都喜歡買一塊泰山石放在家裡。
泰山有產泰山玉,泰山玉雖然並不算是珠寶界的大腕,但在普通人家還是消費不起,多數普通家庭還是會選擇平凡普通的泰山石。
於是一塊普通的泰山石在寫上泰山石敢當幾個字,再裝上一個架子之後就可以在淘寶上賣數十上百塊的價格。
當然在珠寶界誰都會對這個價格不屑一顧,但是在普通家庭的家居裝飾中也已然是不匪的高價。
再就是“養生文化”了。
現在很多人的生活已經進入富足,於是開始注重養身,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而在珠寶界很多種珠寶都被商家賦予養身的含義,一句大家都聽說過的“人養玉,玉養人。”
就是此種文化影響珠寶收藏的最好詮釋。
也有很多商家引經據典找出很多珠寶的中醫功效,當然大家要學會理性看待。
在珠寶收藏界浮誇之風遠勝於其它行業。一不小心就被繞進去了。
“師父,我知道的也就大概這六種了,您要是再讓我多說幾種,那就要我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