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二九一九章 藏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九一九章 藏玉 (1 / 2)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玉石之國”的美名,古人視玉如寶,作為珍飾佩用,古人醫書稱“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無毒”,並認為玉是人體蓄養元氣最充沛的物質。

因而玉石不僅作為玉鎖、玉板指、手鐲、腳鐲、掛鏈、鼻菸壺以及擺飾、裝飾之用,還用來養生健體。

自古各朝各代帝王嬪妃養生不離玉,有魏晉南北朝食玉成風、宋徽宗嗜玉成癖、楊貴妃含玉鎮暑等。

現代科技表明,玉石含有鋅、鎂、銅、硒、鉻、錳、鈷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經常佩戴玉石可使其中的微量元素被人體面板吸收,有助於人體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協調平衡。

有的玉石具有白天吸光,晚上放光的物理特性,當玉石光點對準人體某個穴位時,可刺激經絡、疏通臟腑,有明顯的保健功能。

老人手腕背側有“養老穴”,佩戴玉手鐲,可起到按摩保健功效,不但能改善老人視力模糊症狀還可蓄元氣、養精神。

嘴含玉石,可藉助唾液中所含營養成分與溶菌酶的協同作用,生津止渴、除胃熱、平煩懣、滋心肺、潤聲喉、養毛髮、蓄元氣、養精神。

這番話說出來,眾人都是連連點頭,讚歎不已。

其實這些事兒,如果放到國內,並不算什麼稀奇的道理,只要是玩玉之人,多半都能明白的。

然而在國外,這樣比較常見的知識,卻反而成為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東西。

張天元只不過是動動嘴皮子,卻能得到幾個朋友,何樂而不為呢?

“諸位喜歡玉,想要收藏玉,收藏玉,藏的是什麼?

很多藏家會有不同的說法,眾人紛紜。

隨著玉器的越來越流行,收藏的人數也越來越多。

但有這樣一種說法,這種說法認為,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對玉的追捧根本稱不上‘瘋狂’,至少與歷史相比不是最‘瘋狂’的。”

張天元乾脆繼續說了起來。

“首先,古人對於玉的痴迷狀態,用之溝通天地,溝通人與自然,當代人是沒有這種狀態的;

其次,我們最耳熟能詳的例子就是秦國曾用15座城池換和氏璧的事情——一塊玉可以等於十五座城池,那才叫真正的“瘋狂”。

同樣,我們看清代是怎樣使用玉材的:

當時一些大玉都是將其從和疆的崑崙山上採集下來,然後一路歷盡艱辛運回京城,再加上名匠雕琢……就為了一塊玉,其所耗人力、物力與金銀為今天所不可想象,‘瘋狂’程度令人咋舌。

反過來看今天,我們之所以對玉的市場有‘瘋狂’的感覺還是我們的起點太低,‘瘋狂’是與30年前對於玉文化、玉的價值漠視相形對照所產生的。

這種說法很有意思,而我們所要探討的問題是,什麼原因使得玉在當代忽然有著這樣強勁的發展勢頭?

本質上講,當代玉器收藏之所以會呈現爆發的態勢,其實正是文化的原因,是文化迴歸使然。

作為傳統文化的精髓,每一箇中國人都在感受著傳統文化,包括玉文化有意無意的薰陶。

我們語言中所留下的關於玉的讚美、玉的成語不勝列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講的是情操,‘金玉滿堂’講的是財富,‘顏如玉’講的是審美……

玉是充滿東方文化特徵的材質,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東方文化越來越強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