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熟悉瓷器的人都應該知道,正統、景泰、天順是我國明代瓷器史上的空白期,迄今為止,還沒有這個時期的官款器物出現。
所以,就算掌櫃的手中的青花梨壺僅僅只是景泰年間的民窯瓷器精品,那價值只怕也不會比官窯低多少了。
無論什麼地方,無論什麼時候,古董這玩意兒都離不開“物以稀為貴”這幾個字兒。
不過張天元卻對此嚴重存疑了。
他雖然沒有動用鑑字訣去鑑定,可是聽到對方說這是民窯精品的時候,就已經產生了懷疑。
到目前位置,青花梨壺還尚未出現過民窯物件。
當然了,退一萬步說,此人運氣好,弄到了民窯的精品青花梨壺。
可是這梨壺上卻有不小的問題。
此壺白底青花,壺蓋上和頸部以複線卷草紋做邊,壺身繪製的是纏枝菊花,壺嘴和把手上是單線卷草紋,底上印有“景泰七年洛州張氏造”的楷書款。
規規矩矩,平平整整,倒也算是符合民窯瓷器的特點。
然而接下來卻有個問題,纏枝蓮紋之中,竟然有龍鳳雙舞,這就太不靠譜了啊。
怎麼說呢?
在古代,龍代表皇帝,鳳代表母儀天下的皇后。
民間的瓷器是絕對不允許用這兩種圖案的,真用了,那就是犯了忌諱,弄不好就是要殺頭的。
張天元還真不太相信有誰會為了製作一件瓷器去得罪朝廷,犯下這殺頭之罪,那就未免有點太過愚蠢了。
不過東西不是他的,他也就是看個熱鬧,所以並未說話。
“看起來應該是個好東西,我們仔細瞧瞧。”
一老一少之中的老者捋了捋鬍鬚,笑著說道。
透過他這話,張天元就明白了,此人多半不是什麼真正的專家,應該只是個民間收藏家,然後有些錢,所以就希望可以到國外來收點東西回去。
畢竟當年中國流失在海外的寶貝實在是不少。
“二位當心點,這壓堂貨價錢可不低,看的時候儘量不要觸碰,免得碎了,到時候就不好說話了。”
掌櫃的小心翼翼讓開了路,讓那一老一少去看。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外面慌里慌張跑進來一個人,不小心撞在了那少年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