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二八三八章 夢寐以求的好東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八三八章 夢寐以求的好東西 (1 / 2)

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闢,樓蘭古城成為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繁榮的商業為樓蘭帶來了巨大的利潤,使樓蘭人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中原的商品和文化也藉著絲綢之路傳入樓蘭,給樓蘭帶來了發達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樓蘭此時已經成了西域的樂土,沙漠裡的天堂。

但是,西漢王朝不可避免地衰落了,中原群雄開始混戰不休,無暇顧及西域,樓蘭也漸漸與中原失去聯絡。

公元400年,高僧法顯西行取經,途經此地時,此地已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為標識耳”。

1988年10月2日,中國和日本組織了一支聯合探險隊,前往靜眠於沙漠之中的樓蘭遺址,目的是解開這個樓蘭古國之謎。

探險隊從敦煌啟程,進入沙漠,徒步行進在起伏流動的沙丘中,終於在沙漠中發現了佛塔和房舍的殘跡。

遭受風沙侵蝕的佛塔房舍、牆壁和日常用具等,在星空下展現了往昔的容貌。

在此,探險隊對樓蘭人消失之謎獲得了一些初步的線索。

據考古學家的推測,古樓蘭總共有12個村,幾萬人左右,在部落首領的領導下,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地生活著。

可是突然爆發的瘟疫使許多樓蘭人失去了生命,一部分倖免的人就向南面的夏康利遷移,最後到了米蘭。

居住在羅布·泊附近的樓蘭人為了尋找水源也不斷變更居住地。

但到後來,由於天氣變暖,沙漠風暴增大,湖泊乾涸了,這些樓蘭人也到了米蘭。

自此,樓蘭古國便消失不在了。

究竟是什麼力量促使樓蘭衰亡?

內部因素的損耗還是不可抵禦的外力的侵襲?

樓蘭的子民去向了何方?

對於樓蘭城的消失,最盛行的說法是由絲綢之路的變遷造成。

兩晉之後,絲綢之路改走北道,中原在樓蘭的駐兵和屯田事業也從此向北轉移,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樓蘭古城便慢慢被廢棄,最終銷聲匿跡。

也有人認為是戰爭摧毀了樓蘭城。

作為重地,歷史上匈奴、吐蕃、月氏等國都曾統治樓蘭。

在樓蘭城周邊的多處墓地可以看出,在同一區域同一時期的墓地葬有不同的人種。

有可能是樓蘭被佔領後,佔領者實行了屠城,然後撤離,樓蘭因此慢慢被風沙湮沒。

除此之外,還有人認為是氣候的變化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這又存在兩種針鋒相對的猜測,一為樓蘭毀於乾旱,一為樓蘭毀於洪水。

持前種觀點的人認為,樓蘭為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漢、匈奴及其他遊牧國家,經常在樓蘭國土上挑起戰爭,使水利設施和植被受到嚴重破壞,公元3世紀後,流入羅布泊的塔里木河下游河床被風沙淤塞。

據《水經注》記載,東漢以後,樓蘭嚴重缺水。

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來到樓蘭,又召集鄯善、焉耆、龜茲三國兵士3000人,不分晝夜橫斷注濱河引水進入樓蘭緩解了樓蘭缺水困境。

但在此之後,儘管樓蘭人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嘗試,但樓蘭古城最終還是斷水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