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二六八九章 好玉難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六八九章 好玉難玩 (2 / 2)

那麼現在人作假就不這麼殘忍了,也簡單多了。

最簡單的方法,用鐵鏽,首先把玉放到鐵砂中,然後灌滿醋,浸泡一段時間,利用酸把鐵腐蝕下來,再融入玉石中,同樣可以出現類似於血沁這樣的現象。

等這種假血沁形成後,再除掉玉石殘留的氣味。

‘黃金有價玉無價’,國人對玉的追捧已達白熱狀態。所以這造假的事兒也就屢見不鮮了。”

聽完張天元這番話,老人家似乎是有些感慨。

以前還覺得自己對玉石那是非常瞭解的,就算是不經常玩玉,也應該不會看走眼什麼。

可是這會兒聽著,感覺自己就像是個新手,其實什麼都不懂。

柳憐聽了張天元的話,也是有感而發,說了一件自己曾經遇到的事兒。

前段時間劉先生出了一趟差,到和疆轉了一圈,回來就和朋友講,“真長見識啊”。

要說這劉先生在古玩圈裡也算是有點名氣了,對於玉石這一塊雖說不是行家,可多少也見過一些,再加上夫人是這方面的專家,所以一般的東西還真蒙不了他,是什麼事情會讓他有這樣的感慨呢?

話說劉先生離開和疆的頭一天,一個當地的朋友為他送行,酒桌上拿出了一個玉雕的天鵝掛墜,非常漂亮,是一隻天鵝回頭啄自己羽毛的造型。

劉先生一眼看去,這是典型的遼代北方民族器物的造型,用手一摸玉體冰涼,好東西,這就是傳說中的和田料。

搞收藏的人就是這樣,見到好東西,哪怕不是自己的,但只要能親手摸摸,有機會仔細把玩一下也是快樂的。

就這麼一個小東西,著實讓劉先生樂了許久,甭管怎麼說來一趟見到好東西了,這就算沒白來。

第二天回京,在車站,劉先生與送行的另一個朋友聊起了頭天見到的天鵝掛墜,談起了自己的看法。

朋友聽了微微一樂,“劉先生,您的眼力不錯,那東西確實是按照遼金時期的樣子做的,但有一點,那根本不是玉,就是一塊石頭,而且是現代人仿製的。”

說著這朋友從他的脖子上,也拿出兩個小掛件來。

一個是小元寶,朋友介紹這小元寶是玉做的,上面只有幾刀刻痕,朋友告訴劉先生,“古人在做玉的時候,玉是根本不需要像現代人那樣去用手把玩兒的,什麼越玩兒越亮,根本不需要。

因為一個玉工在雕刻玉器的時候,他自己就會長時間的把玩審視這塊玉,在這個過程中玉的溫潤已經出來了,所以不需要後人再去把玩。

而且看玉一定要看雕工,老玉的雕工,每一條線都是一通到底的,絕不會出現斷線,因為玉工是一下一下雕刻的。

您沒有仔細看,您說的那個玉的天鵝,上面羽毛的線都是斷的,這個在我們做假玉的行當裡叫氣口,這是機器在做的過程之中,工匠一喘氣,結果玉在砂輪上一抖,形成這樣的‘氣口’。

&nbsp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