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說:‘我又不玩錢,不懂,你看著給。’
我說:‘你也知道,乾隆錢不上價,一般1元一枚。我給你1元吧。’
其實,這枚錢能值600元,但這時候如果你出價高了,老闆一看,這個錢怎麼會這麼值錢,莫不是‘國寶’,別賣‘漏’了,就會不賣了,要回去打聽一番,研究一下,你也就買不成了。
這時只聽老闆說:‘還沒開張呢,咱們認識,你怎麼還不得給我來個彩頭,給我2元。’
我說:‘好吧,以後再拿別的錢來,可給我留著啊。’
於是一枚品相一流被‘乾隆迷’稱為身份象徵的大寶晉被我收入囊中。
還沒高興完,忽然又一枚錢進入了我的視野,它通體發綠,厚約2mm。我拿起一看,又是一枚‘乾隆’。
這是一枚宮錢,又叫‘萬選錢’,是乾隆大壽掛宮燈,放在底部壓燈用的。
鏽很多,上手看不出是一枚錢,莫不是現代人用合成塑膠做的?
我用針在內郭處一劃,金黃奪人眼球,是精煉黃銅沒錯。
‘‘乾隆’多少錢?’
‘10元!’
‘別沒數了,我剛買了一枚,你看才2元,比你的字都清楚,你看。你的莫不是塑膠做的,都看不清銅……’
我儘量把該錢的優點當缺點都說給他,攤主也許真不懂,撐不住了,‘你給多少?’
‘2元。’
‘最少5元!’
就這樣一枚品相極佳、市值百元的乾隆樣錢又被我買了下來。
沒想到,一天撿倆漏,現在想來還很得意,也許這就是收藏的魅力吧!
不過撿漏時候少,打眼吃藥的時候更多。”
說到這裡,中年人笑了,有點尷尬,不過也有點釋然的意思。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