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二七八一章 大清銅幣(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七八一章 大清銅幣(二) (2 / 3)

如今被各大收藏家和博物館搜刮而去,唯有在高階拍賣會上偶爾能見到古錢幣身影。

“大清銅幣”由於極為稀少,已經多年未見其蹤影。

十大名譽錢幣之“大清銅幣”藏品背面神龍紋路清晰,如刀刻所成,鑄造工藝神乎其技,且龍身紋路精美,並有雲海襯托,看上去彷彿是一幅神龍翱翔天際油畫,極其瑰麗,美得動人心魄!

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澱。

龍成了中國的象徵、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文化的象徵。

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聯的情感。

“龍的子孫”、“龍的傳人”這些稱謂,常令我們激動、奮發、自豪。

龍的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播承繼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國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飾物仍然是龍。

“大清銅幣”,背面是一條栩栩如生的神龍。

在中國,收藏家極其喜歡這枚錢幣,因為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在民間傳說,“大清銅幣”背面的龍,能增加一個人的氣運,使其時刻在龍氣的保護下,趨吉避凶。

近幾年“大清銅幣”成為收藏界追捧的寵兒,動輒上百萬的天價。

例如宣統年造大清銅幣二分以315萬元拍出,宣統三年大清銅幣二十文以289.6萬元拍出,己酉大清銅幣中心汴字當制以271.3萬元拍出,丙午(1906年)戶部大以250.4萬元拍出。

現在張天元為難的是怎麼給這個人出價。

他已經瞧出來了,中年婦女手中的兩枚大清銅幣都是非常好的。

其中一枚是大清銅幣光緒元寶安徽庫平,這玩意兒曾經拍出過207萬的高價。

另外一枚則是宣統三年大清銅幣長鬚龍壹,這哥拍出過176萬多的高價。

可以說,這兩枚銅幣真就是價值非常高的。

張天元想了想道:“大嫂,您這兩枚銅幣不錯,以前沒拿出來給別人看吧?”

他這是試探呢,不然不好出價。

這麼好的東西,這個中年婦女肯定是拿出來給人看過的。

“看過,有人出價五萬想要買,我沒賣,我們家的條件還算不錯,五萬雖然不少,但我還是覺得不夠,專家您是大公司的人,給出個合適的價錢吧?”

中年婦女笑著說道。

“那您想要多少?”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