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元笑道:“放心,只要東西好,價錢方面我會盡量給高點,你放心就好。”
村長說那還不錯,於是就用村裡頭的大喇叭喊了一下,把這事兒通知了一番。
大約半個小時之後,就有很多人拿著東西來到了村委會的籃球場上。
“大家排好隊,千萬不要擠,累了就坐地上吧,這可是水泥地,鋪張報紙就行了,只要大家夥兒的東西好,這位老闆就願意高價收購,他可是著名的神羅集團來的。”
為了辦事更方便一些,張天元說了自己是神羅集團的人,不過並沒有說自己的身份。
張天元也笑道:“咱今天不說好東西,只要是真東西,我都要,來來來,這位老大爺,您排在最前面,就先看您的東西吧。”
“行,專家你給我看看,我這幅畫怎麼樣?”
老先生顫顫巍巍地取出了一幅畫給張天元看。
這幅畫儲存的可不怎麼好,很多地方掉色比較嚴重,落款的地方也有些模糊不清,只是隱隱約約可以看到一個“張”和一個“千”字。
張大千?
張天元瞬間就想到了這位近代著名的繪畫家。
只不過他沒敢立即確認。
畢竟張大千的繪畫水平可是非常高的,如果這畫不怎麼樣,那麼應該就不是張大千的作品了。
他仔細看向了這幅畫。
這是一幅人物長卷,上面繪製了足足十個人,名字叫《隱士圖》。
說實話,張天元真沒聽說過張大千有這樣的作品。
不過這不重要,已經有很多次的經驗證明了,只要東西好,就算並未出現過,也沒有記載過,那也可能是真的。
畫上二十多個人,每一個都惟妙惟肖,彷彿要走出畫中一般。
最有意思的是,這二十多個人朝代不同,所處的時間不同,穿著等也幾乎完全不同。
畫家將這一點都完全精細地表現了出來,堪稱神還原。
隱士就是隱居不仕之士,他們才華橫溢名聲在外,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無意仕途歸隱山野。
即使有朝廷的詔令,也有很多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賢者對此無動於衷,而這些隱士也往往被人讚譽為真正的隱者,在中國歷史上留下美名。
要把隱士那種淡泊名利的風格繪製出來,說實在的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這幅畫的作者卻做到了。
畫上聚在一起的六個人應該是“竹溪六逸”,十大隱士裡面排名第十。
唐開元二十五年,李白移家東魯,與東山名士孔巢文、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在州的徂徠山竹溪隱居,世人皆稱他們為“竹溪六逸”。
他們在此縱酒酣歌,嘯傲泉石,舉杯邀月,詩思駘蕩,後來李白《送韓準裴政孔巢父還山》詩中曾有“昨宵夢裡還,雲弄竹溪月”之句,便是對這段隱居生活的深情回憶。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