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大哥,這就是你的不對了啊。”
張天元開口說道。
“怎麼了?”
“你這冊子可是價值十萬以上啊,只要五萬這不是讓我做了小人嗎?”
張天元苦笑道。
“你做個屁的小人啊,剛剛要的酒不就是十萬嘛,就別在這點小錢上說了,搞得咱們多小氣似得。”
“得,那咱就不說這個了,省得我顯得小氣。”
張天元想了想也是,五萬或者十萬,對他們這些人來說,又有多大區別呢。
得到這冊子裡頭的這些古錢幣,這才是關鍵啊。
“其實啊,你別看那幾枚雕母值錢,但這些裡頭,我最喜歡的反而是那些銀元和銅元。”
慕容德笑了笑道。
“為什麼啊?”
張天元不解道。
“當然是因為喜歡嘍。”
慕容德笑道:“而且這東西其實也不便宜。”
“銀元的包漿,需要經年累月才能生成自然溫潤的顏色與光澤,形成一種富含歷史氣韻的美。
玩家對包漿的認識,也要有歷練的過程,逐漸磨礪出老辣的眼光,掌握正確的審美。
我們說的品相,是指錢幣的鑄造水平和磨損程度,並不以包漿為主要參考指標。
全新的錢幣也要在吹毛求疵的放大鏡下檢驗,不一定完美。
百年曆史,幾十年流通史的老銀元,能夠儲存完好的,具備了稀缺性,這也就是為什麼評級分數越高的數量越少,價格也成倍遞增。
所謂品種派和品相派,各自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稀缺性。
稀缺性並不代表藝術性。
如果沒有包漿,那麼老銀元就是千篇一律的,毫無個性可言。
歲月的腳步,總會留下痕跡,形形色色的包漿就是歷經滄桑的證據。
當好品相與一身美麗的五彩包漿相結合,就具備了藝術性。
這種藝術性由於是天然生成,不可簡單複製,那就具備了收藏的個性化要素,其價值也就會在同分數的錢幣中脫穎而出。
隨著收藏的積澱,市場上可以找到的這樣的銀元也不多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