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表現手法上,郎世寧充分展現了歐洲明暗畫法的特色,馬匹的立體感十分強,用筆細膩,注重於動物皮毛質感的表現。
“清代是中國宮廷繪畫的頂峰,來自義大利的傳奇畫家郎世寧,則是清代宮廷繪畫領袖,正是在他中西合璧繪畫技法的影響下,才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清代宮廷畫風。”
張天元感慨道:“郎氏善畫馬,《百駿圖》是其平生百餘幅馬作品中的傑作!”
他這會兒忽然間很慶幸自己之前答應了西川的請求了,不然的話,怎麼可能看到這麼好的東西呢。
郎世寧的畫雖然算不上他的摯愛,可畢竟他對任何古玩都是喜愛的,郎世寧是義大利人不假,可是卻為中國人服務了幾十年,他的東西,理應留在中國。
“你們兩位呢,不拿點彩頭出來嗎?”
“便宜你了!”
古籍專家咬了咬牙,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本只剩下十幾頁的書籍。
這書看著很爛,只剩下十幾頁,分明殘缺。
可是在張天元看來,卻簡直如獲至寶啊。
只因為這書跟他之前從方老闆那裡得到的那本書一樣,都是宋版書,而且古籍專家手裡這本明顯更加稀罕。
世界上最昂貴的書籍,並非金箔、銀箔甚至鑲嵌珠寶的印刷品,而是中國的久負盛名的“宋版書”,這種珍奇的版本幾乎可以用“價值連城”來形容。
相聲名家劉寶瑞諷刺一位“萬事通”、“假行家”——世界上的事兒,就沒他不知道的。
聽人家談論“宋版書”非常值錢,他立刻接過話茬兒來說:“我家就有,還幾大摞呢。”
仔細一問,才知道,根本不是什麼“宋版書”,而是《康熙字典》。
可見人們對“宋版書”的珍視。
既然名聲在外,極其珍貴,那麼,究竟貴到什麼程度呢?
早在明清時期,宋版書就是藏書家競相搜求的寶貝了。
明末崇禎年間,著名的刻書和藏書家毛晉,為搜求宋版書,在他的藏書樓汲古閣門前懸掛徵求啟事謂:“有以宋槧本至者,門內主人計葉酬錢,每葉出二百……有以時下善本至者,別家出一千,主人出一千二百。”
這段話,說的是明朝末年的事兒,其中的貨幣單位無法考究,既可能是白銀多少兩,也可能是黃金多少兩。
“一頁宋版,一兩黃金。”這句老話曾流佈坊間。
可以想見,宋版書早就是藏書家和文物販子爭相追逐的奇貨,叫價自然非常驚人了。
那麼,現在舉國上下“收藏熱”,“宋版書”又到了怎樣一個行情呢?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的宋版書依然“按頁論價”。
一般來說,每頁“底價”至少一萬元人民幣。恐怕五六十頁的一卷的宋版書,至少也得百萬以上。
2003年7月13日,帝都中國書店古籍春拍場上,一頁1244年(宋淳佑四年)元刻《玄都寶藏·雲芨七箋》,面積約為26cm×76cm,還沒有一塊毛巾大,竟以49500元成交——這已經遠遠超過了每頁萬元的底價。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