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要讓我舉個例子,其實也很簡單,作為香港春季藝術品拍賣的壓軸大戲,香港國信國際拍賣今年春拍於近日落槌。”
“其中,在拍前就備受關注的清乾隆·粉彩霽藍描金花卉大瓶,以760萬元的價格起拍後,經過激烈爭奪,最終以2408萬元的價格成交,它的新主人為京城收藏家馬先生。”
“原本收藏家花巨資購買一件官窯重器,並沒有什麼新鮮的,但是之所以引起市場關注,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這件瓷器並沒有‘大清乾隆年制’年款。”
“這無疑使得投資者產生了猶豫,並最終使得原本準備花3000萬元購買這件瓷器的馬先生‘撿了漏’。”
“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件作品,與馬先生競拍的那件幾乎一模一樣,可以確定是同一批次的產品,但是現存就已知的情況來說,就這麼兩件!”
“無款識的瓷器背高價拍走,並非這一次。”
“在2月底香港另外一家拍賣行的春拍上,明成化·青花暗刻海水綠彩龍紋盤,成交價達到了1430萬元。”
“這隻龍紋盤內外壁均為綠彩龍紋,製作精細,令人歎為觀止,但也沒有款識。”
“買家之所以能敢於投入這麼大的價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2003年11月倫敦拍賣會上,曾經拍出一件來自著名古董商埃斯肯納茲的青花暗刻海水綠彩龍紋盤殘器,與此盤完全一致,這無疑是讓投資者‘放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總之不管怎麼說,無款識的瓷器,如果一口咬定是贗品,那明顯太過武斷了,這件乾隆粉彩大瓶想要真正確定真偽,還得是從其本身著手。”
說到這裡,張天元指了指那件瓷器說道:“咱們看任何瓷器,首先就是要看其基本特徵是否符合其真品特點。”
“哦?年輕人說說看。”
此時現場很多人對張天元已經是刮目相看了,不管他說的對不對,最起碼能說出一些別人不知道的東西,而且知識功底紮實,這就足以讓人另眼相看了。
“看特徵,一般都是從胎釉、造型、紋飾、款識、繪圖等開始,相信在場的專家們都看過了,這件粉彩大瓶沒有任何問題。”
張天元繼續說道:“既然基本特徵沒問題,那就另謀出路,一般來說,瓷器為出土物的可能性比較大一些,我們就要關注它的老化程度。”
“如果是生坑貨,也就是自墓葬之中發掘出來的,那上面肯定會有牢固的土斑和土腥味,不過既然是高仿,要想做到這一點也很容易,現在的造假技術可不差,但仔細瞧的話,總是會有差別的。”
“如果是傳世品,則要看其風化、氧化、磨痕、染舊等自然老化現象,如果老化明顯,並非人工做舊打磨,那麼是真品的可能性就會更大一些。”
“年輕人,你說的這個在這件粉彩上都沒有任何破綻,難道說明這粉彩是真的?”
一個上了年紀的商人問道。
張天元笑道:“所以說,高仿跟一般的仿品還是不一樣的,為了避免買到高仿,我們需要更加仔細一點,上面我說的特徵沒破綻,那麼還可以看胎質!”
“年輕人,這粉彩的胎質我已經看過了,略微顯出顆粒狀,並沒有那麼細膩光滑。”
寶島故宮專家開口說道:“這應該是因為古時候的工藝裝置和生產水平所限,燒製出來的胎質相對比較疏鬆所致。如果是現代的瓷器,多半比較潔白、細密、光滑。”
“嗯,您說的沒錯,這件粉彩的胎質應該也是符合真品特點的。”
張天元點了點頭道。
“胎釉,造型,紋飾,風化,氧化,胎質,花色都對,那豈不是說,這就是一件真正的乾隆粉彩了?”
王思遠忍不住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