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將用來製作鐲子的翡翠掏了出來,儘量做到將浪費降到最低。
要說一點翡翠都不浪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不管這塊翡翠拿來做什麼,終究都會出現浪費的,這一點誰也改變不了。
掏出製作桌子的翡翠之後,張天元就開始進行打磨製作了。
吳先生的妻子喜歡圓條狀的福鐲。
福鐲內圈圓,外圈圓,條杆圓,又叫圓條鐲。
這種鐲子極為經典,流傳已久,講究精圓厚條,莊重正氣。
圓鐲適合中老年女士佩戴。手鐲圓潤飽滿,外圓、內圓、環圓可謂是三圓合一,象徵著事業和生活都圓圓滿滿,佩戴在手腕上,可顯出女性的溫婉氣質,也可保平安,是佩戴收藏的首選。
一般鐲子都分成了圓條鐲和扁條鐲,雖然扁條鐲佩戴更加舒服,不過大多數中老年婦女還是更喜歡圓條鐲的。
這個是人家的要求,張天元只要照辦就是了,又不是給自己的妻子做鐲子。
吳先生之所以選擇手鐲送給自己的妻子,估計除了妻子喜歡之外,可能跟手鐲本身的寓意也有關係吧。
關於手鐲有這麼一則傳說:龍宮的王子愛上了凡間的一位女子,但天規是不允許人神相戀的,龍宮王子因此受到了玉帝的處罰,但是王子對女子的愛並不因此而斷,他捨不得放下愛人,就將自己化身為手鐲,纏繞與愛人的手腕間,呵護愛人,與之長相守。
當然類似的故事也有很多,無非是給予美好的寓意罷了。
象徵愛情也好,象徵永恆也罷,都是如此。
古時候,女子的左手上一般都是佩戴著玉珠玉鐲,隨著社會的發展,時間的推移,出現了金、銀、玉為代表的手鐲。
雖然材質上發生了變化但是手鐲所代表的美好寓意卻流傳下來了。
人類最早在舊石器時代後期就已經開始佩戴裝飾品,在烏克蘭蘭邁津出土的用猛獁象牙刻著美麗花紋的手鐲足以說明這點。
同時在裡維埃拉海岸的格里馬迪出土的有用魚脊椎骨製作的手鐲,還有用貝殼、牡蠣殼、動物牙齒製作的手鐲。手鐲在裝飾品的歷史上可為是悠久古老。
大約一個小時的時間,張天元就將一對翡翠鐲子加工完成而來。
這種事兒對別人來說可能需要很長時間,不過對他來說實在不算什麼。
將鐲子放到水裡頭清洗之後,張天元不由感嘆,這麼好的水頭,真得要在上面刻字嗎?
有句行話:“手鐲看種,掛件看色”。
可見翡翠手鐲水頭的重要性。另一句話叫“種好遮三醜”,也形象的說明水頭好也就是“種”好的手鐲戴在手上,可使女性變得更年輕有朝氣,種乾的手鐲戴在手上,沒水氣,人則顯得老氣。
玻璃種的水頭那自不必說了。
而且又是帝王綠的顏色,對於喜歡綠色的人來說,絕對是極品上乘啊。
就這麼一對手鐲,價錢估計在數億RMB了。
這可不是吹牛,前些日子香港一個拍賣會上,僅僅只是一件玻璃種帶翠的翡翠鐲子,就拍出了一億九千萬RMB的高價。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