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號”水環境課題組負責人介紹說,“南海一號”在浸泡八百多年後仍儲存完好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是“南海一號”所沉沒的水下環境氧濃度低,可以推測,船在沉沒後的短時間內周圍很快附著了大量淤泥,從而使船體與外界隔絕,避免了氧化破壞。
對沉船周圍淤泥的研究發現,淤泥內有很多生物,但沒有存活的,這說明船體周圍是一個厭氧狀況非常好的環境。
二是“南海一號”所使用的材質是松木。根據東廣民間說法:水泡千年松,風吹萬年杉。這表明松木是抗浸泡比較好的造船材料。
無獨有偶,大明寶船的材料與南海一號幾乎一模一樣,只不過船體表面還塗抹了一層特殊的液體,使得船體更加結實,不易腐爛,這或許就是大明寶船明明是木船,卻依然儲存完好的根本原因吧。
想到這裡,張天元腦子裡的疑問也算是解決了。
“不過浮筒打撈法是怎麼回事兒?”張天元問到了一個比較專業的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用若干浮筒綁在沉船兩側,在水下充氣後,借浮力將沉船浮出水面,此法浮力大而可靠,施工方便、安全。”
吳工解釋道:“在潮汐地區,用浮筒打撈時,起浮時間大都取決於沉船方向和潮流方向,如果沉船首尾向與水流方向一致,可選擇在順流時可使船首先浮,船尾不離底,沉船就不會隨流漂動,待轉流時再使船尾起浮;如沉船方向與潮流成一定角度,則工程船舶可橫流停泊,先浮船尾部,接著使船首部離底起浮,使沉船不致與工程船舶碰在一起。”
“吳工,專業的問題就不要告訴我了,反正我也聽不懂,既然您覺得這樣可以保證船體的完整,那就按照您說的來吧,不過我還有個提議。”
張天元打斷了吳工的話說道:“咱們的船上不僅有浮筒,還有效能非常好的潛水艇,我的建議就是在浮筒放船浮起來之後,再由潛水艇輕輕托住,這樣會不會更快,也更方便一些?”
“好辦法啊!”
吳工拍手道:“不過老闆,說真的,這年頭拿潛水艇打撈沉船的,您還是頭一個啊,哈哈哈。”
“咱既然有,自然要用了,如果這個方法好的話,我建議其餘船也都用這種方法把,這樣可以儘量避免船體毀壞吧?”張天元問道。
“當然了,不過老闆你考慮過沒有,這一共是十二艘沉船,要怎麼運到津城港去啊?我建議您還是趕緊聯絡一下國內的有關打撈公司,哪怕多出點錢,讓他們幫忙吧。”
吳工建議道。
“嗯,關於這個事情,我已經聯絡了一家打撈公司了,他們將派出幾艘大型駁船來運送。”
張天元笑道:“不過具體情況我沒有告訴他們,那船上的東西,我希望可以儘量全部弄到咱們的遊輪上,另外我也設法花錢臨時購買了一艘駁船,自己的船用著比較放心。”
“老闆你還真是夠謹慎的,只要有船過來就行了,那我就放心了。”吳工笑了笑,覺得自己或許是有點擔心過頭了,這麼重要的事兒,張天元不可能考慮不到的。
“行了吳工,這會兒天也晚了,讓獵龍號上來吧,咱們今天晚上好好慶祝一下,大家喝一頓,明天正式清理船上的東西。”
張天元看了看時間,目前是晚上八點,天色已經黑了,打撈肯定是不行的,他之所以要擺酒席,其目的也很簡單,這些人喝醉了,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老闆想的還挺周到的,那行吧,本來我是想說等東西全部打撈完成之後再慶祝呢,既然您都安排好了,我們也是盛情難卻啊。”吳工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