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體應該就在這金縷玉被的下面吧?不知道是男是女。”
張天元看到這奇異的被子下面鼓鼓囊囊的,所以基本上可以肯定下面應該是有屍體的,並不是一個空的棺槨。
“多半應該是女的,如果我推測不錯的話,這個石棺裡的人,只是陪葬而已,並不是墓主本人。”
李明光想了想道:“不管怎麼樣,其餘人先在一旁看著,專業人員過來一起清理這金縷玉被以及上面的東西,手腳一定要輕,規矩你們都懂的,這裡頭很多東西恐怕因為時間太長的緣故已經腐朽不堪了,極有可能碎掉,所以還是要儘量保護好的。”
這裡的專業人員除了張天元之外,就是李明光以及李明光找的工作人員了。
其餘的包括柳若寒都只能靠邊站。
不過這不意味著只能看熱鬧,他們還是可以做一些輔助工作的,比如拿著一些工具幫忙。
類似帶有編號的塑膠袋和紙袋,這一方面是用來標記出土順序,另外一方面也是表明出土數量。
新聞和一些考古文獻裡面經常會有某某墓幾號出土物的說法,就是這裡的編號。
“老師,仔細看的話,這金縷玉被之上好像是編織出了一對仙鶴吧,這做工也太精妙了啊!”
張天元一邊清理金縷玉被上面的雜物,一邊驚訝地說道。
縱然是過去了將近兩千年之久,這東西依然是儲存十分完整,看起來甚至光潔如新,這可是真不簡單啊。
“這個金縷玉被有點意思啊,按理說,金縷玉衣是漢代規格最高的喪葬殮服,大致出現在西漢文景時期。據《西京雜誌》記載,漢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鎧甲,用金絲連線。這種玉匣就是人們日常說的金縷玉衣。當時人們十分迷信玉能夠保持屍骨不朽,更把玉作為一種高貴的禮器和身份的象徵……”
李明光想了想道:“發掘了那麼多的墓葬,雖然金縷玉衣也發現過,可是這種金縷玉被卻是頭一次發現,不過製作工藝基本上差不多,可見這個殉葬之人的地位怕也是非常高的,不然用不起這東西的,知道市面上給金縷玉衣的估價是多少嗎?”
“我聽說有人出價二十四億RMB購買,不過這東西怕是買不到吧?”張天元說道。
“沒錯,的確是有人那麼幹過,可這種東西誰敢賣啊,你的博物館裡都沒有金縷玉衣吧?”李明光說道。
“沒有。”
張天元忽然想到了一個事情:“我以前見過一件金縷玉衣,不過那東西好像不是真的。”
“那這一次就祝願你可以獲得這件金縷玉被的展覽權吧,畢竟這東西比金縷玉衣還要稀罕,而且更加精緻,上面還有仙鶴圖案,這就比金縷玉衣更勝一籌了。”
李明光其實並不在乎這東西放到什麼地方展覽,只要保護得足夠好就行了,他這個徒弟的神羅博物館不管是安保系統還是護養方法都是國際上先進的,將這東西放到神羅博物館,反而是一件好事兒。
“一定會的。”
張天元以前或許不敢說這種話,那是真得沒這個自信,不過現在就不一樣了,對於他來說,這種事情其實並不難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