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一七六八章 活命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七六八章 活命茶 (1 / 2)

在18世紀,壞血病在遠洋航行的水手中非常普遍,就是因為他們遠離陸地,缺乏新鮮水果和蔬菜;也流行在長期困戰的陸軍士兵中、長期缺乏食物的社群、被圍困的城市、監獄犯人和勞工營中。

例如140年前加州的淘金工人和90年前阿拉斯加的淘金工人都有大批的壞血病病例。

壞血病開始的時候症狀是四肢無力,精神消退,煩躁不安,做任何工作都易疲憊,面板易紅腫。病人會覺得肌肉疼痛,精神抑鬱。然後他的臉部腫脹,牙齦出血,牙齒脫落,口臭。面板下大片出血,看來像是嚴重的打傷。最後是嚴重疲憊﹑腹瀉呼吸困難,骨折,肝腎衰竭而致死亡。

早年航海人員因壞血病死亡的災難不可列舉,因為他們在航行時的食物是麵餅、魚和鹹肉,只含有很少的維生素c。

而聽那個老人所說,跟壞血病的症狀簡直一模一樣的,難道這些人都不吃水果蔬菜的嗎?也不對啊,這老人看起來得有六七十了吧,他為什麼就能活這麼長時間?

想到這裡,張天元就決定先做個調查。

“老先生是這裡的什麼人?”

“老朽是這裡的大祭司。”那老人回答道。

“那麼大祭司先生,能不能先讓我們喝口水,吃點東西,然後再幫你們的人看病呢?”張天元試著問了問。

從飲食之中,或許就能看出什麼問題來。

那大祭司一聽這話,急忙回頭喊了幾聲,顯然是有些著急了,因為怕上神生氣啊。

飯菜很快就準備好了,不過對這頓飯,顯然大貓和閃電會更加滿意,而他就有點皺眉了,似乎也是覺察到問題所在了,因為這頓飯,除了魚肉還是魚肉,沒有任何蔬菜瓜果,這不得壞血病才奇怪呢。

確定了這個事兒之後,張天元一邊吃魚,一邊喝湯,一邊想著那大祭司的事兒,那老傢伙六七十了還沒問題,肯定是飲食與別人有什麼區別,而且估計這部落裡頭也有別的類似的飲食,不然的話,很難解釋裡頭老頭老太太也有十多個呢。

吃過飯之後,張天元又去檢查了目前正在患病的人,發現果然是壞血病無疑。

不過這種病,地氣也是無能為力的,這是缺乏維生素C,他的地氣也不能補充維生素啊。

於是他就去了大祭司的屋裡頭,原本是打算詢問大祭司平常有沒有開小灶,可是到那屋裡頭的時候,他頓時就明白了。

大祭司的屋裡頭居然有茶葉!

茶葉可算是壞血病的剋星了啊。

在明代,中國茶業有著很大的發展,明代改團餅煎煮之法為散茶沖泡品飲,更崇尚自然之美,茶文化到了極致。在中國茶文化的傳播上,鄭和下西洋發揮著很大的作用。鄭和下西洋,把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帶到了海外各國,散茶的興起成為中國茶葉發展的一個重大轉折,而鄭和下西洋所到的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斯里蘭卡、印度、肯亞等亞非國家都成為了如今的茶葉大國。

而鄭和下西洋,對於中國茶另外一個貢獻,是讓人們進一步關注了茶的保健。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遠洋船隊從南美洲東岸向太平洋進發。三個月後,有的船員牙床破了,有的船員流鼻血,有的船員渾身無力,待船到達目的地時,原來的200多人,活下來的只有35人,人們對此找不出原因。這種嚴重的病後來被稱之為壞血病。

1734年,在開往格陵蘭的海船上,有一個船員得了嚴重的壞血病,當時這種病無法醫治,其他船員只好把他拋棄在一個荒島上。待他甦醒過來,用野草和粗茶作為飲食,幾天後他的壞血病竟不治而愈了。

有趣的是,中國古代的遠洋船隊卻沒有船員患壞血病的記載。從明代鄭和下西洋的有關史料中瞭解到,鄭和七次下西洋,從來沒有鬧過壞血病。後來調查中國船員的食譜發現,包括綠茶,用黃豆製作出的黃豆芽,中國船員還用木桶種菜,這些都富含有豐富的VC,使中國船員免遭壞血病的威脅。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壞血病是由於人體缺乏維生素C造成的,而中國的綠茶就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後期,因戰爭的不斷升級,日本經濟陷入困境,日軍的補給困難。駐守在日本北方島嶼的第九十一師團因長期給養供應不足,導致官兵營養不良。雖然第九十一師團沒有直接參戰,但是士兵在執勤時經常死亡。師團後勤部門查出士兵們的死因在於嚴重缺乏維生素C,大部分士兵死於壞血病。後勤部分發現飲用粗製茶葉是最可行的方法,茶葉中富含維生素C。

日本海軍長年住在海上,靠飲粗茶來防治維生素C缺乏症,日本的粗茶大多控制在海軍手中,於是九十一師團長派人偽造了海軍的粗茶票,冒領一批粗茶分給官兵飲用,成功地防止了壞血病的蔓延。這些粗茶後來被人們稱之為“救命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