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就算器形與文字相差五六百年,也並不能直接就確定東西是假的。
所以張天元又掂了掂分量,並不是十分沉重,這與造假的青銅器不太相符。
從種種特點來觀察,這件青銅鼎,真得是相當出彩的,如果是假的,那麼也絕對是能夠以假亂真的高仿青銅器。
當然了,有人說真正的中山鼎字型是典型春秋懸針篆風格,字型瘦長,清秀挺拔,有469字,鑿刻於外殼上,從這一點就可以判斷出這是高仿的青銅器,是假貨。
可你怎麼就知道它不是戰國時期的仿品呢?
如果是那個時候仿製的,同樣值錢啊。
而且還有一種可能,搞不好中山鼎就是仿造自這個鼎的呢。
既然可能性存在,那麼就不能靠這一點來辨別青銅鼎的真偽。
唐生告訴任斯理說,這路邊攤的東西還是少買為好,真東西太少,讓他不要衝動。
結果任斯理卻提出了讓他自己鑑定一下,所用的方法就是磁鐵鑑定。
他的理由倒也中肯。
因為經考古證實,只有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燕國少數王鼎是鐵腿銅身,其餘基本是紅銅、鉛錫合金,根本沒有鐵“殼”的。
如果這個鼎是真貨,那麼最起碼也價值一千萬元以上,攤主怎麼可能一千元就讓任斯理拿到手呢?
任斯理好像早就知道這種鑑定方法,甚至平時身上就帶著一塊磁鐵呢,就算唐生不說,他也想要試試。
這磁鐵是他從一個老式的收音機裡面拆下來的。
不過用了之後,卻有些無奈,因為磁鐵無法吸附,也就是說,這青銅鼎竟然很有可能是真得!
張天元嘆了口氣道:“你這玩意兒純粹就是雕蟲小技,是對青銅器一知半解的人才會幹的事兒。我告訴你吧,宋代以來,仿製青銅器綿延不絕,水平有高有低,以宋代、清代宮廷仿製為佳,民間也不乏高手,大部分是以黃銅為主,但都不含鐵料成分,因此磁石驗貨雖可篩選含鐵假貨,真的並不十分靠譜。”
“所以對以黃銅為主的仿品鑑定,還是必須遵循老師專家的方法,並經過長期野戰實踐,才可能提高鑑定收寶技藝水平,你這樣一瓶子不響半瓶子晃盪,遲早要栽跟頭的。”
“那你說這玩意兒是假的?”
張天元點了點頭道:“反正不真,有點新。”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