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之間沒有聯絡嗎?
當然,這些都只是他的推測,所以他也沒有言明,更何況目前來說吳夢露並未表現出任何異樣,自己也不想跟她撕破臉皮。
一來是因為兩個人勉強也算是親戚關係,二來呢,吳夢露跟他目前的目標以及利益都是相通的,可以互相幫助。
總不能為了自己的猜測,就放棄掉一個幫手吧。
離開了葉老爺子的家,張天元開車從吳夢露去酒店。
剛到酒店門口,白藤的電話就打過來了,說是白木然想要跟他私底下聊聊。
張天元對這個白木然可沒什麼好印象,不過既然對方要見他,自己也不能怕了,所以就答應了一聲,然後駕車往白木然家裡去了。
白家坐落在城西,也是一個四合院,面積當然比張天元家的四合院小了許多,不過這收拾得還算是非常不錯,最起碼從裝飾品味上來說,就很對張天元的胃口。
要知道張天元如今可是擁有上千億美金資產的絕對大富豪了,眼光自然也就高了,白家這宅子能夠讓他看中,也算是相當不錯了。
自四合院大門進入,就看到白木然坐在中院,一身功夫衫,手裡邊捏兩顆文玩核桃。看那核桃的模樣,張天元就知道不是普通貨色,自己老了是不是也弄兩顆正經的文玩核桃把玩把玩,或許會非常有意思。
白藤依舊站在白木然身後,似乎在說這些什麼。
看到張天元來了,白木然並未起身,不過白藤倒是過來迎接了,然後就給沏了茶。
白木然喝得很急,這讓張天元看出他心裡頭有事兒。
品茶要心靜,這是品茶人極為重要的心態。茶的性格如水,清幽、儒雅、雋永,如高山之霧,七月巧雲,清池碧波。
心煩意亂之時,張天元是決不喝茶的,即使口渴,寧肯幹渴著,或者乾脆去喝白開水。
每與茶相伴,張天元總要平心靜氣,一小口一小口地抿,讓茶香潤澤口齒之間,再緩緩嚥下,於是兩頰舌間頓覺溢溢生津,回味悠長。
在新安江之畔、太平湖之濱,在黃山老謝家茶場,太平茶樓,屯溪茶社,張天元都曾獨酌、對品或群品過。
伴隨著耳畔若有若無的安徽黃梅小調,品味著陣陣茶香,綿思遐想、文情詩韻、娓娓情懷、款款心曲,似漣漪般慢慢盪漾開來……即便是獨自一個人在家中書房讀書,那案頭的一杯茶也會讓他排煩解憂,心靜如水,進入悠然神往,心靈純淨,暢遊書海的忘我境界。
蘇軾詩中有一名聯:“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這副對聯在張天元家中茶廳的玻璃板下,他幾乎天天讀它,越讀越喜歡。
張天元覺得自己不適宜喝花茶,受不了那種人工加進去的香味,脂粉氣過濃,不純不正,茶色也因花而改變,葉子也因花而彆扭。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