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元心中十分淡定,看向了青花瓶的主人說道:“這位先生,您還有什麼需要嗎?”
“張老師,能給我這個東西估個價嗎?”瘦高男人不好意思地說道。
其實估價本身也是鑑定古玩的一個程式,只是這個估價,必須得是非常熟悉市場行情的人才行,西木昌吉那傢伙肯定是什麼都不知道的。
不過張天元還是打算試試,因為他的鑑字訣裡頭就有估價的能力,說不定那個玉扳指也有呢,不妨試試,如果有,那對自己也沒壞處,反正這玉扳指他是打算搞到手了。
如果沒有,正好再給西木昌吉潑點糞,讓這傢伙再痛苦一些。
想到這裡,他就看向了西木昌吉說道:“要不還是輕西木先生來估個價吧,西木先生可是世界鑑定協會唯一的特級鑑定師啊。”
“他讓你估價,又沒讓我來。”西木昌吉這一次倒是學乖了。
不過他這個舉動,也讓張天元明白了一點,這傢伙的玉扳指沒有估價能力。不過能判斷真假其實已經很厲害了,配合上經驗,那也是一個超級外掛啊,可惜這東西在西木昌吉手裡實在是浪費了。
張天元淡淡一笑,看向了瘦高個說道:“這個青花瓶大概在五百萬到六百萬之間,不過成交價有可能達到一千萬,市場就是這樣,物以稀為貴嘛。”
“這麼值錢!”
臺下觀眾震驚了,瘦高個也震驚了,場外的很多外行人都震驚了。
“其實大家不用這麼震驚,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青花瓷是繼青瓷、黑瓷、青白瓷和彩瓷之後,被公認的瓷器藝術一朵奇葩。”
“它是以鈷土礦為著色劑,用鈷料直接在瓷坯體上描繪紋飾,然後施以透明釉,在1280℃的高溫還原氣氛中一次燒製而成的釉下彩瓷器。自古以來為皇室貴族、達官顯要所青睞。”
“青花瓷不但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而且隨著歲月的流逝,也越來越顯現出自身的投資收藏價值。”
“在古玩市場上,品相好的青花瓷常常受到買家追捧,明清青花瓷身價更是成倍上漲,青花瓷行情可謂長盛不衰。”
“衡量青花瓷價值的高低可從這幾方面看,從器型看,廳堂的陳設器具最貴,文房四寶次之,生活用品再次,器型奇特稀少者也易拍出高價;從製作難易程度看,製作難度高、成功率低的青花瓷如葫蘆瓶、四方瓶、六方瓶等收藏價值要高許多;從色種看,青花鬥彩最貴,青花粉彩次之,彩底青花更次之;從紋飾看,人物畫尤以侍女畫最貴,動物次之,花鳥再次。”
“青花瓷收藏還須重視名人名瓷,名家、官窯青花瓷的市場價很高。此外,在清康熙年間,一些民窯青花瓷精品在製作工藝和藝術水平上,已經和官窯瓷差距不大,因此民窯青花瓷精品也同樣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間。”
“明代青花種類繁多,明青花罐填色細緻講究,色彩很少溢位輪廓線外,畫風自然寫意,圖案多樣,品味上遠遠超過前朝,是藏家廣泛推崇的藏品,近年來價格上升幅很大。因製作工藝複雜,成功燒成的合格青花瓷並不多見,甚至可以說屈指可數。明代瓷器曾經遠銷歐洲,催化了義大利、荷蘭等國的制瓷業的發展,當時歐洲瓷質往往以明青花瓷器為楷模。”
“目前,青花瓷之所以具有越來越高的市場價值,之所以其價格成倍上漲,主要是由青花瓷本身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價值、科技工藝價值和美學藝術價值所決定的。”
“有一位很厲害的青花瓷專家說過,青色在古代時是人們喜歡的顏色之一,不容易使人產生視覺上的疲勞。除此之外,青花瓷還有一系列‘隱喻’之意,古時的讀書人希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走上仕途後便有‘青雲直上’的願望,渴望做一個人民愛戴的‘青天’,甚至在卸甲歸田之後,還希望能夠‘名垂青史’,‘留取丹心照汗青’。‘青’在當時士人心中的分量可見一斑。”
聽到這裡,臺下很多人都笑了起來,專業的東西可能他們聽不懂,不過這些話他們卻聽得很明白,覺得很有意思。
笑聲之後就是掌聲,而且是久久都不平息。
“告訴你們一件好事兒,近年來,青花瓷價格上漲速度遠遠超過其它品類陶瓷,幾乎是一年一個價。如早在2001年,上浦敬華拍賣公司曾以880萬元的價格拍出一件‘明永樂青花折枝花卉八方燭臺’,四年後,當該燭臺出現在帝都翰海春拍中時,被藏家以2035萬元的價格買走。厲害吧?所以這位先生如果不著急用錢,這東西還是暫時儲存著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