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以後,中國醫學理論和著作大量外傳到高麗、日本、中亞、西亞等地。兩宋時期,宋政府設立翰林醫學院,醫學分科接近完備,並且統一了中國針灸由於傳抄引起的穴位紊亂,出版《圖經》。
明清以後,出現了溫病派時方派,逐步取代了經方派中醫。在明朝後期成書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標誌著中藥藥理學沒落,但同時也是中醫學的一次偉大成就。
從這些不難看出,簡單用陰陽五行理論來概括中醫實在是太過荒唐了,中醫的博大精深,絕對不是那麼簡單就可以概括的,是以在老院長看來,張天元這個孩子沒有被有些條條框框限制住,將針灸、推拿和藥理學結合在了一起,終於是達到了一種神奇的契合,這是他從未嘗試過的事情。
“老院長果然是慧眼如炬,沒錯,我的針灸推拿之術,其實說起來熟練度都不如各位專家,因為我畢竟還年輕嘛,經驗少,所以為了彌補我的經驗欠缺,我就一直在想辦法,後來在爺爺留給我的一個小盒子裡面發現了一本日記,還有這個盒子,日記之中說了這個盒子裡面的藥的作用,但可惜的是卻沒有配方,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我是不會用到這藥的。”
當然,這一番話純屬胡扯,但是他說是就是,就算老院長不相信,也找不到可以反駁的理由。
“這麼說你也不清楚這藥是什麼嗎?”老院長問道。
“沒錯,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藥配合我的針灸和推拿之術,能夠達到一些非常神奇的效果,只可惜這藥就剩這麼點了,而且我也不知道方子,不然的話,真可以貢獻給老院長去研究研究。”張天元早就有了準備,所以不怕老院長拿這東西去研究,研究也是白搭,你能從清涼油裡面研究出什麼來?
就算是檢測出來的成分與清涼油一模一樣,但這裡頭還有特殊的東西你也能檢測出來,只是不知道是什麼,那當然就是我的地氣摻雜進去了。
老院長在沉默了一會兒之後說道:“小張啊,我是個心直口快的人,這個藥實在太珍貴了,我知道你也不多了,但是還是希望能夠借給我一點,我要拿去研究,如果能夠研究出其成分以及製作方法的話,這個專利依然是你的,對你來說沒有壞處,但是卻可以提升咱們祖國醫學的高度啊。”
張天元早知道會這樣,不過很可惜啊,如果真得有這麼一種藥,他還真有可能捐獻出去,反正專利是他的,將來坐著收錢就是了,還可以造福他人,沒什麼不好的。
但問題是他根本沒有這麼神奇的藥,所以東西可以給,但他知道老院長肯定是要失望的。
“好吧老院長,我知道您的想法,不過我就剩這麼一點了,要不分您一點點吧,但您得省著用啊,這要是沒了,我可找不到第二盒的。”張天元直接就答應了,為什麼不答應呢?如果不答應的話,那就是心裡頭有鬼啊,到時候可更不好解釋了。
“真得?你真的願意把它給我一點?”老院長那叫一個激動啊。
“當然是真得了,您看您,我張天元雖然不是什麼大人物,可是說話那也是一個唾沫一個釘的,絕對不會信口雌黃的。”
這個時候,張天元就感覺到中醫的一些好處了,因為中醫理論的不確定性和無法資料化、量化,所以他就算是說謊,就算是吹牛,也沒人能拿他怎麼樣。
很多西方科學家用他們的方法去檢驗中國的中藥,結果卻不了了之,因為那裡面成分太多,他們根本就無法確定到底什麼是有用的成分,什麼是沒用的。
如果是西醫的話,張天元就不敢這麼亂說了,畢竟西醫講究的是具體成分,都有化學命名的,人一查就知道了。
有時候張天元就感覺,中醫有點像國畫,西醫有點像油畫,一個講究的是意境,一個講究的是寫實,非要說哪個好,那根本就很操蛋。、
他本人就是中醫,可是感覺自己連中醫的皮毛都沒有完全搞懂,就更不要說全部弄通了,這是一種完全與現代科學不一樣的理論學科,你非要把二者結合在一起,那就是個坑啊。
人體哪裡有穴位穴道?
解剖之後誰能找到?
根本就找不到啊!
所以這些東西原本就是不同的學科,你非要給汽油車加天然氣,那不出事兒才怪呢。
“好,好,年輕人真是不錯啊,我之前真得是有些誤解你了,我以為你只不過是藉著老聶的蔭庇得到了現在的一切,不過眼下看來,並非是那樣啊。”老院長也是個心直口快的人,剛剛想的是什麼,這會兒竟然全都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