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一五四四章 一家小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五四四章 一家小店 (1 / 2)

“能成為工藝品其實都是幸運的,你聽說過派克鋼筆吧?”王政君問道。

“對,聽說過啊,我還用過呢,那玩意兒賊貴了,我那個鋼筆是路上撿的,也不知道哪個有錢人掉的。不過那個時候我可沒學好,沒上交,而是自己拿來用了,反正也不知道交給誰,我們班很多同學撿到東西交給老師之後,老師就自己拿去用了。”張天元笑著說道,拾金不昧這一點好像在小時候的張天元身上真沒體現出來,不過他那個時候真不知道該交給誰啊,他農村的,上初中的時候還沒見過警察叔叔長什麼樣呢,到了高中,學校裡經常有打架的,到了那個時候才經常看到警察叔叔,不過都挺兇的。

“在建國前,使用的鋼筆大都是舶來品,以派克金筆為多,公事人也以擁有一支派克金筆為自豪。那個年代的派克金筆,手感極有分量,筆尖的頂部有一點點黃金,字跡圓潤,書寫起來極其流暢。但使用久了,磨損很大,就要找修鋼筆的師傅鑲金。”

“如今隨著這類金筆的稀少,以至絕跡,修鋼筆成了專門更換配件的簡單工作了。修鋼筆的利潤一直很低,一來鋼筆的價格本來就便宜,二來使用者大都是莘莘學子,故而修鋼筆一直是一個比較清貧的職業。也因此,我們只能在學校周圍和鄉鎮上,還可以見到修筆人像筆一般瘦削的身影……而到了現在,鋼筆基本上在學生們的手中都絕跡了,這修鋼筆的師傅,也是等於失業了,又一個職業就這麼漸漸悄無聲息的消失了。”

“這個我倒不是很熟悉,因為我那鋼筆後來丟了,不知道扔哪兒去了,不過我對兩樣職業,倒是記得非常清楚,這其中一個就是爆米花師傅,就那種好像大炮一樣的機器,經常走街串巷的。‘閃開啦,響啦!響啦!’曾經這吆喝聲,會招來一群好奇的小孩子東張西望,也會激起對面馬路的行人警醒。這種聲音是有穿透力的,是在中國人的心中無限迴盪的。”

“還有一個就是補鍋匠,這個我簡直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那個時候農村來了補鍋匠,很多人都會拿著自己家的鍋子出去修理,我們這些孩子也會出去看熱鬧的。”

補鍋,以前是街道手工作坊的一門職業,屬集體性質,學徒三年,工資微薄。出師後,處境才稍微改善。按鍋的品種來決定工程的不同,例如,有專門補鐵鍋的,補搪瓷器皿的,補鋁鍋水壺的,技術、火候各不相同。當然,大師傅是可以“通吃”的,樣樣拿得起,放得下。

一些補鍋匠走街串戶,“補——鍋——嘞——”嘹亮的嗓音繞樑不絕,惹得一幫婆婆媳婦忙著找出破鍋爛碗,走在弄堂裡,鍋碗瓢盆一陣亂碰亂響,十分熱鬧。有意思的是,把鋁鍋底換了,補鍋匠還不讓客人拿走,裝一鍋水,要看它漏不漏。

補鍋匠信心十足:漏了,我一文錢不收!

“你說的這兩樣我也熟悉,不過有個你絕對沒聽說過。”王政君說到這裡,忽然壞笑了起來。

“您不會說的是掏糞工吧?”張天元皺了皺眉道。

“你聽說過?”

“怎麼可能沒聽說過啊,書本上整天說掏糞工人最光榮什麼的。”

“是啊,公共廁所這個單純解決人們‘方便’的場所,在這幾十年裡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最早的篷席茅坑變成了土壘的旱廁,又變成磚混結構水衝式廁所,到現在的景觀式建築;內部也從單純設定方便之處,變成了一個充滿人性關懷的地方:衣帽鉤、梳妝檯、殘疾人專用……”

“這個過去不登大雅之堂的地方,卻真實地記錄下了時代進步足音,成為城市文明的象徵;而掏糞工這個職業,也在時代大潮中隨著公廁的變化,逐漸定格在人們的記憶之中,消逝在社會視線之外。其實掏糞工人還真就是很光榮的職業。”

“你們就別光榮了,我已經給老師傅打過電話了,他家就在帝都,距離這裡也不遠,小張你開著汽車吧,走,咱們去見見這老師傅,他說他手裡有許多已經做好的護具,如果你喜歡的話可以直接買,不喜歡他再幫你做就是了。”正和王政君聊得開心呢,這邊顧方舟就過來了,一邊拽著張天元的胳膊一邊說道。

“那王老,我跟顧老去見見這個掏糞工,哎呀,說錯了,是漸漸這個做熬鷹工具的老師傅。您就先回博物館吧,還有那些東西就先放這裡,我會找個時間帶回家去的,您就不用管了。”張天元其實之前還對這個老人沒多大興趣,不過剛剛跟王政君聊了那麼多話題之後,他反而一下子來了興趣了。

其實彈棉花匠、剃頭匠、打鐵匠、運煤工……這些人們曾經再熟悉不過的行業,隨著時代的進步,正逐漸為新興行業所取代,許多刻著時代印跡的老手藝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成為“即將消失的行業”,而熬鷹工具製作手藝人,只怕比這些行業消失的還要早啊,如今能夠見到,那已經算是非常難得了。

車上的時候,張天元就問了顧方舟有關這老手藝人的事情。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