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了想,這裡面有兩種可能,一種就是在古代的時候緬甸的那些國王從華夏帶過來的,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就是小日本從華夏弄到的東西想要透過緬甸出海,結果就埋藏到了這裡。
他畢竟也沒有什麼事實根據,所以就是瞎胡猜的,但他這想法,其實還真猜對了,這裡面的東西,有一小部分是小日本從華夏弄過來的,而另外一大部分,則是以前緬甸的土王們從華夏弄過來的。
要知道,在乾隆之前的東南亞,翡翠是極不受重視的東西,別說華夏人對翡翠十分不瞭解,也不看重,就說緬甸的這些土王們,對這東西也一點都不喜歡,完全當成垃圾來看待的,他們更喜歡的,反而是華夏的軟玉和金銀飾品。
事實上我們這個偌大的國家,從有歷史開始,就存在過進貢和送禮的先例。
要麼就是國家被周圍的民族欺負,然後給別人上供,這很屈辱,也很無奈,這就導致了大量的好東西外流。
還有另外一種就是所謂的回禮,禮儀大邦嘛,別人給進貢來一些東西,總是要給予大量的回禮的,不然無法顯示這個國家的氣派與富裕,說白了其實就是好面子。
死要面子活受罪!
從唐宋以來,緬甸作為蠻荒小國,一直都是華夏的屬國,每年都要給上國遞交國書,上交貢品,而華夏作為宗主國,自然也不能讓別人瞧不起,別人給三樣禮,咱們就要回八樣,不然的話,如果顯示宗主國的氣派啊?
難道說別人給三樣,你就回三樣?那豈不是讓別人嘲笑泱泱華夏與屬國無異?
當時的那些國家領導,就是這麼想的,面子可比實際更加重要,所以這就導致了一個很不正常的現象,上貢的事情,那些番邦屬國居然是一個比一個勤快,簡直把這當成了賺錢的營生了,只要來一次華夏,就能得到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收益,這樣高額的利潤,傻子才不來呢。
特別是到了明朝的時候,很多草原部落,拜訪華夏天朝那叫一個勤快,讓明人誤以為天朝威武,別人都怕了他,而實際上呢,人家不過是看你錢多人傻,想要從你的身上撈取大量的好處而已。
緬甸這些土王就沒少從緬甸弄會好處,雖然說從緬甸到華夏的政治中心還是比較遠的,可是為了能多賺點,這些土王們自然也希望派出使團前往華夏,反正就算使團出事兒,那也不是他們出事兒啊。
大量的黃金白銀和珠寶首飾從華夏被運回來,然後就存在了緬甸,結果最後全部都便宜了小日本了,這幫日本鬼子佔領了緬甸的仰光和曼德勒,攫取了大量的財富,實際上埋在這裡的寶藏,不過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戰後小日本和美帝為什麼發展那麼快?當然一方面是因為基礎好,另外一方面,跟這大量的寶藏是分不開的。
在國際上也有一句話叫“日本跌倒,美國吃飽”,美國當初可是把小日本埋藏的許多寶藏都給挖出來用了。
歸還?
傻子才歸還呢。
張天元現在將這些寶藏帶回國內,也算是物歸原主吧,只可惜這實在是太少了,不過是諸多寶藏之中的一處而已,跟小日本當年攫取相比,實在不算什麼。
其實這些東西,張天元才懶得管是怎麼來的呢,反正現在自己發現了,這東西就是自己的了。
幾個人吃了些東西之後,休息了一會兒,然後就駕駛直升飛機,先將大部分的黃金珠寶,以及那尊黃金大佛運往了既定的地點,然後交給了軍隊的卡車運往了帝都,這整個過程非常簡單,張天元不由得要讚歎一聲,軍隊的辦事效率就是高,這要是換了普通的商業行為,真不知道要磨蹭到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呢。
弄完了這邊的事情之後,張龍就跟徐剛押著貨物離開了,他們這邊可是大頭,只要沒事兒,那這一次的事情就算差不多辦成了。
至於駕駛飛機的事兒,張天元已經能夠上手了,反正只是副駕駛,他看了這麼久了,靠著仿字訣,也是摸清了門路了,幫助蛇麟駕駛直升飛機真得是一點問題都沒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