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鑑寶秘術> 第三九六章 三星堆文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九六章 三星堆文明 (1 / 2)

“聽你這麼一說,我怎麼感覺咱們虧了啊?”聶震有些納悶地問道。

“虧倒是不會,樹化玉目前國內的價格並不高,就像我之前所說的,它的實際價值被嚴重低估了,我想過不了多長時間,這東西就會非常值錢的,甚至可能會高過翡翠!”張天元一邊摸著下巴,一邊說道。

其實如果可以的話,他真的想買下那樹化玉呢,但問題是這價格已經太高了,真得不划算。

“這可惱火了啊。”聶震心有不甘地看了一眼傅留言手中的樹化玉說道。

“我給你說吧,緬甸最有名的兩種東西,一種是翡翠,另外一種就是樹化玉!

緬甸的樹化玉主要分佈在曼德勒省、實皆省和馬圭省,猶以曼德勒省的那吐機縣和馬藍縣出土的樹化玉最多、品質最好。實皆省和馬圭省主要出土‘乾料’, 那吐機縣和馬藍縣主要出土‘種水料’,佔到樹化玉‘種水毛料’總出土量的90%以上。

那吐機和馬藍是緊鄰的兩個縣,離曼德勒市南面約150公里。那吐機縣和馬藍縣是緬甸有名的高溫地區,一年到頭乾旱少雨,夏天酷熱難耐,冬天才是最爽身的季節,猶如步入江南之春。農民靠種植花生、棉花、芝麻、西瓜、棕櫚糖一些農作物餬口,主食是大米,地旱水稻成活率低,大米多從曼德勒平原購入,農民的生活條件很艱苦。為了填飽肚子,一段日子裡曾經盜匪成群。

曼德勒的巴利語意為‘多寶之城’,2001年有我國人發現樹化玉的價值,多寶之城在‘芝麻開門’聲中才慢慢開了個門縫。當地的村民紛紛拿起農具在田野上挖寶,幾年下來,把大地掏得千瘡百孔,這架勢和我國的小煤礦一樣讓人觸目驚心。

我國的小煤礦以‘礦難’聞名全世界,可是七年多時間裡,緬民亂採亂挖靠手工已經把洞挖到20米以下了,據說為採樹化玉總共才死亡兩人。在這一點,讓我們刮目相看啊!緬民在挖洞方法上採用我國的‘地道戰’戰略,他們先用鋼筋插地探玉,確定疑似目標後,先用鋤頭、鐵鍬、鐵釺進行淺井開挖,挖到樹化玉後,依據樹形縱向橫向掘進,後來是越挖越深,橫向的巷道已互相貫通,形成洞中有洞,相連不絕,甚稱壯觀。假如日本鬼子膽敢再次侵略緬甸,這裡就是鬼子的不歸之地了。

不過即使如此也存在著很嚴重的資源管理問題!

長時間的旱季為挖洞帶來了方便,緬民把挖出來的泥土堆放在田野上,一有內線傳來訊息‘有官員來檢查盜挖樹化玉的情況’,才匆匆忙忙把土回填下去偽裝現場。通常是政府官員坐直升機先在場區上空繞一圈,發現情況第二天才過來。在緬甸行賄檢查官員是公開的事,還沒有等檢查人員到場區,緬民的‘頭兒’出面老早就把‘燒香錢’湊好了,還沒有等檢查人員的屁股離開場區,場口已經在開挖了。對一些越界的樹化玉,一般是誰的場口先挖就歸誰,出現糾紛,緬民的‘頭兒’們協調解決。

那吐機縣幾乎每個村莊都有樹化玉出土,出土最多的村莊有:帕牙機、冬目、德佰、臘達也、德邁坎、階漂、迪冰機、機漂甘、韋機謬號和馬藍縣的冬東村莊。各個村莊出土的樹化玉品質都不一樣,帕牙機、冬目、德佰出土的樹化玉質地好,猶如翡翠裡的‘老坑玻璃種、冰種’,冬東、臘達也村莊出土的樹化玉顏色鮮豔,偏綠和多彩,質地脆,易斷裂。現在一些優質場口的資源已被挖得所剩無幾了,更多的場口被緬甸政府禁挖了。

挖到樹化玉後,有的緬民心寬氣和,等待商人前來‘賭洞’;大多數緬民忙著用‘鐵葫蘆’吊上地面,深洞裡的樹化玉要用上下兩個‘鐵葫蘆’才能提吊,集中後用牛車拉到村寨,放在自家院子裡統一出售。牛車是緬甸農村主要的運輸工具,緬甸農村的路很簡陋,幾乎都是坑坑窪窪的路面,牛車實在拉不動的樹化玉才叫拖拉機來出力。緬甸政府的官員來檢查時,看見在地面上的樹化玉毛料就要沒收的,拉到寨子裡的毛料他們從來不去追究。短暫的雨季開始後,挖樹化玉的人慢慢少了。

這幾年,緬甸政府在積極向聯合國申報文化遺產的同時,也在國內三令五申,不能挖掘,不得出口,並制定了很多嚴厲的措施防止盜挖盜運樹化玉。可是受利益驅使,緬民不顧政府的法令,肆意盜挖,利用國家管理上的漏洞,走私樹化玉,致使緬甸樹化玉的貯存資源日益減少。有專家擔憂,過了三五年之後,恐怕在緬甸也很難再找到樹化玉了。因此,緬甸也必定會採取更嚴厲的法律來禁止走私,市場上的貨源將日益短缺。

只要貨源短缺,那麼樹化玉的價格必然高漲,按照我的推斷,現在收藏那個樹化玉,肯定是不會虧的。”

“你快別說了,你再說,我就得去搶了。”聶震搓了搓手道。

“你認識那個傅留言吧,管他要,他肯定便宜賣給你的。”張天元笑道。

“說真的,我對那小子沒多少印象,倒是知道他大伯。我如果管他要,他肯定白送的,到時候這事兒就說不清了,還是算了吧。”聶震雖然喜歡寶貝,可是如果收東西會給家裡人帶來麻煩,他絕對是不會輕易伸手的,倒不是他清高,只是因為實在不划算。

幾十萬的東西而已,為了那個毀了自己的家,這可就賠大發了。

其實在古玩市場上,如果不是玉石專家,那麼瞭解樹化玉的人還真不多,君如海和張儒生估計也不知道,他們之所以會出價,是真得把那東西當成漢代的高古玉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