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持寶人一看到那行字,雖然不知道張天元為什麼這麼做,可是他真得都差點給張天元跪下了,這兩百萬那可是救命錢啊,有了這筆錢,他就可以東山再起。
等那持寶人拿著東西離開之後,節目也道了尾聲,主持人竇曉玲看了看時間道:“現在節目馬上就要結束了,在最後階段,我們歡迎小張老師為我們講解一下漆器鑑別需要注意的一些事情吧。”
張天元點了點頭道:“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國家。現存世界上最早的漆器於1977年在江浙餘姚河姆渡新石器遺址出土,名朱漆姆木碗,碗高5.7厘米,距今已有7000多年曆史。
對於漆器的這項古老收藏,我可以給予無上的讚譽,我相信漆器絕對是古董收藏中最後一支‘潛力股’。
王世襄先生在世時,對漆器非常關注。據收藏專家馬未都介紹,王收藏漆器,就是從老鄉手裡低價淘來的。但是,當拍賣出現以後,這類器物變得非常昂貴。2003年,當王世襄先生在嘉德舉行拍賣會時,馬未都就拍了一個紅色漆盒,現在觀復博物館裡展出。
根據我的一些研究發現,漆器收藏從漆藝發展史角度看,有兩次高峰:第一次在戰國、秦漢時期,北湖江陵包山楚墓出土過一件彩繪漆奩,它描繪的是楚國貴族出行的場面。第二次高峰在明清時期,明代漆工藝家黃成寫了一本《修飾錄》,書中把漆器工藝分為14大類、101個品種。
據悉,故宮博物院現存大約1.7萬件漆器,其中出土的漆器數量極少,傳世的主要集中於元明清三代。從拍賣紀錄也可以看出,元明清漆器大都做工精美,儲存較好,成為漆器收藏與拍賣的主力軍。
業內很多專家都認為,要想發掘漆器的投資價值,首先要對漆器的種類有所瞭解,就像瓷器中分為青花、粉彩,漆器收藏也在不同時期分為不同型別。如明清漆器,就分為14類,包括罩漆、描漆、描金、堆漆等工藝。從目前的拍賣市場來看,剔紅、百寶嵌等較受寵,收藏人士可依自己的愛好建立門類。
那麼究竟要如何辨偽呢?
具體來講,可以用‘一摸、二聞、三看’的方法來鑑別。用手觸控,可以鑑別漆器的時間長短。新的漆器用力摸是軟的,而時間長的會有一定的硬度。用鼻子去聞,漆器有一定的味道,而去掉味道需要一定時間。如果是新作的漆器,用鼻子一聞,就能聞出來。最有效,也是最準確的方法是看漆器的斷紋,漆器上的斷紋主要有‘牛毛斷’和‘蛇腹斷’兩種。‘牛毛斷’多見於年代久遠的漆器,其紋如發,細密而碎,人工很難仿製。‘蛇腹斷’是在明代漆器上常可見到的,多見於漆層較薄的器裡器底等處,頗似蛇腹下紋。而新作的漆器有的也可以做出假的斷紋,但假的斷紋是有規律的,而自然形成的斷紋不具有規律性。”
張天元的話說完的時候,臺下再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其實很多收藏家來看這節目,為的就是學點東西,有些鑑寶節目看起來熱鬧,可是專家說來說去,都沒說到點子上,讓人看得拙計,但是張天元卻把很多事情都講得非常透徹,讓人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也是為什麼今天到場的人就喜歡聽他將話的原因了。
“雖然我知道大家還沒有盡興,不過我們的專家都已經很累了,我們這一期的節目就到此為止了,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明天就會開始播出,連播三天,上中下三集,大家千萬不要錯過了。”主持人竇曉玲宣佈了節目圓滿結束。
幾位專家都鬆了口氣,不過張天元卻一個人悄悄去後臺見了那個漆器的持寶人,當場透過電子銀行轉賬了兩百萬給那持寶人。
那持寶人沒在臺上給他下跪,可是到了後臺,卻還是哭得涕淚橫流,給他跪在了地上,這反倒是搞得張天元自己有點不好意思了。
說真的的,這東西他佔了太大的便宜。
“小張老師,好人一生平安,好人一生平安啊,以後等我的公司重新做好了,一定登門感謝!”
“你是做什麼生意的?”張天元隨口問道。
“其實也沒什麼,就是做點土特產的生意,不算什麼大企業,主要經營的是我們洛州的水果。”持寶人回答道。
“這樣啊,我給你介紹個生意吧。”張天元笑道:“上浦猴兒酒廠你知道吧?”
“知道,當然知道,我一直想找門路,可是實在是沒有啊,如果有那樣的大客戶的話,我公司也不至於會像現在這樣了。”持寶人說道。
“那酒廠也是我的,這樣,我給你個電話,你直接打過去,就說是我讓你找的,我會提前幫你說一下的。不過酒廠對於水果的質量要求非常高,能不能順利做成生意,還要看你們的果子到底好不好了,如果果子質量不行,那我可就愛莫能助了啊。”張天元笑道。
“小張老師,您簡直就是觀音菩薩再世啊!我給您磕頭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