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元笑著點了點頭,拿過了那玉器仔細鑑賞。這是一件和田羊脂籽料童子把件。
“這件童子手把件應該是產自和疆玉龍喀什河吧?”張天元問道。
“對對對,當時我去和疆出差,從那邊買來的,雖然不是什麼古玉,但聽說是羊脂玉啊,您給看看這東西值不值錢?”那中年人眼前一亮,他沒想到張天元居然一眼就看出了這童子把件的來歷,也是有些欽佩。
“嗯……整塊籽料非常的厚實,形狀規整,極其適合把玩!玉身沒有一點綹裂,水線,肉質細膩油潤,結構緻密,從內到外散發著和田玉渾厚凝潤的柔和光澤。所雕童子線條流暢,形態生動,臉上和右面稍有黃沁和些許礦物質沁入更顯大自然原生,把件背面是毛孔極細的撒金皮,絕非人工做假所能達到。整塊籽料大概重一百四十來克,現在如此完整的籽料可以說是可遇而不可求,如今正宗和田籽料資源日益枯竭,這樣的大件籽料增值空間巨大,我的意思是,這位先生可以先留著,不要賣,這種物件未來肯定能賣上更好的價錢的。”張天元這一番分析和評價,聽得周圍幾個專家那都是連連叫好啊,連重量都能透過目測估算出來,這本事可不小啊。
“張專家你太厲害了,這東西重一百四十五克,跟你說的差不離!”
其實張天元可以說得更準確的,只不過他不能那麼做,所以故意說了個模糊的概念而已。
他已經透過鑑字訣觀察過這個童子把件了,這東西其實並不是羊脂玉,只能說是達到了羊脂白的白玉,白的非常漂亮,但脂粉度卻不夠而已,可即使這樣,這也是一件很好的東西,好好留著,絕對能夠升值的,畢竟如此完整的籽料那可不多啊。
“東西不錯,還有什麼問題嗎?”張天元的態度很好,笑著問道。
“張專家,這是羊脂白玉嗎?”
“你這隻能算是達到了羊脂白的白玉,但並不是羊脂白玉,不過也是好東西。當時多少錢買的?”
“不多,因為買的比較早,所以當時就花了一萬塊錢。”中年人回答道。
“嚯!那您可算是撿到寶了啊!這寶貝不僅玉質中上,而且雕工也是相當出色。就算現在拿去賣,那也能賣個一百來萬,如果您不缺錢的話,可以先留著,以後傳給子孫後代,那說不定能成了傳家寶呢。”張天元也是感嘆,這世上也不是他一個人會撿漏嘛。
在張天元和那中年人說話的時候,馬雍、秦牧、君如海和張儒生四個人也都把那童子把件傳閱了一下,他們四個雖然不是玉器方面的專家,但還是懂一些的,聽張天元說得那麼神乎其神,都想見識見識。
“好東西,真是好東西啊,玉器不同於別的,就算是現代的玉雕,那價值也可能高於古代玉雕的。”馬雍讚歎道。
那中年人聽五個專家都給予了肯定了,心裡也是安穩了,給五個專家分別道了謝,然後說道:“這東西我還是先留著吧。”
說完話,中年人很是興奮地轉身離開了。
接下來兩個持寶人,一個是陶瓷鑑定的,一個是雜項,到第三個人的時候,是個四十來歲的婦女,拿得是一個看起來很漂亮的翡翠鐲子。
“專家,您給看看,我這鐲子是在南雲那邊買的,賣家當時說這是冰種飄綠,我也不懂,聽說挺好的,就花了五萬塊錢買下來了。”這婦女顯得很是自信。
“您覺得這是真得還是假的?”張天元一邊用放大鏡觀察,一邊問道。
“我覺得是真的,當時買的時候,還有鑑定證書呢,人家告訴我說,這東西雖然是B貨,不過這年頭A貨已經很少了,所以一樣值錢。”中年婦女說道。
張天元將手鐲遞給了馬雍他們看,然後對中年婦女說道:“+B貨是僅僅經過弱酸弱鹼清洗最佳化,並不用強酸腐蝕、漂白和灌膠,本身也是不錯的翡翠,按2003年以前的標準,屬於A貨。
B貨是酸洗、漂白、灌膠,外觀水頭很好,表明光澤有膠感,敲擊聲音發悶,價格相對較為低廉。但好的B貨比差的A貨價值要高,千萬別以為A貨就一定很值錢,也有一文不值的磚頭料A貨。採用最新技術製作的B貨跟A貨已經十分接近。
C貨是人工染色,多是直接浸入染料長時間加熱染色,有時候需要反覆加熱。注意,既然要染色,就必須人工破壞翡翠的結構,否則染料無法進入內部。但這種破壞未必是酸洗。
B+C貨:既酸洗、漂白、灌膠,又人工染色,外觀看起來無論顏色還是水頭都很漂亮,作為價廉物美的飾品不錯,但是沒有收藏價值。但是這位姐姐,您的這個鐲子,不屬於這幾類中的任何一類。”
“那是什麼?”中年婦女疑惑地問道。
“其實內行人都知道,還有個D貨之說,D貨指的就是物理冒充,也就是說,用不是翡翠的東西來冒充翡翠。”張天元解釋道。
“你的意思就是說我這東西是假的了?”中年婦女急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