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張天元和徐剛一起去機場接了牟瑩,不過幾個月沒見,牟瑩居然變得比以前黑了不少,不過身材卻更好了,大概是美國那邊的食物和這邊不同吧。
牟瑩和徐剛見面,張天元就徹底成電燈泡了,所以自己一個人去溜達了一會兒,回來的時候,徐剛已經走了,這也是約定,他來機場和牟瑩見面之後就要回去上課,而牟瑩則由張天元來招待。
“老同學,怎麼樣,去哪兒玩啊?”張天元有心拉牟瑩入夥,自然是要客氣一些的。
“我在帝都會待上一天,明天回一趟上浦,想給爺爺買件禮物,你不如陪我去潘家園逛一趟吧?”牟瑩想了想道。
提起潘家園,張天元頓時就來了興趣了,說實在的,他來帝都之前,這個名字就已經多次聽說過了。
不管是紅極一時的《鬼吹燈》還是《盜墓筆記》裡面,都有提到潘家園,
對於張天元來說,那著實是一個神奇而又神秘的地方啊。
據說潘家園最早不賣古玩,賣的是城磚。早在明朝,潘家園是個燒磚的窯廠,因為老闆姓潘,所以叫潘家窯。潘家窯最早只燒民用磚瓦。直到明朝嘉靖年間帝都要修外城,城磚不夠用,只好發展了幾家“民轉官”的窯廠,專門用來燒製城磚,潘家窯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潘家園是聞名海內外的古玩舊貨市場的代稱,曾有人說過這樣的話:去帝都一定要去兩個地方,一個是天.安.門廣場,一個就是潘家園古玩市場。據說當年希拉里隨丈夫克林頓來我國訪問,點名要去潘家園,由此可見它的知名度。
與潘家園相比,琉璃廠和大柵欄反而是有點不怎麼出名了,琉璃廠還好,因為一些電視劇裡經常提到,還挺有名,但大柵欄外地人很少有人知道。
潘家園最厲害的其實還是舊貨市場。
潘家園舊貨市場位於帝都東三環南路潘家園橋西南,佔地4.85萬平方米。市場分為地攤區、古建房區、古典傢俱區、現代收藏區、石雕石刻區、餐飲服務區等六個經營區。
主營古舊物品、工藝品、收藏品、裝飾品,年成交額達數億元。市場擁有4000餘家經營商戶,經商人員近萬人,其中百分之六十的經營者來自帝都以外的二十八個省、市、自治區,涉及漢、回、滿、苗、侗、維、蒙、朝.鮮等十幾個民族。
市場形成於1992年,是伴隨著民間古玩藝術品交易的興起和活躍逐步發展起來的,現在已成為一個古色古香的傳播民間文化的大型古玩藝術品市場。
潘家園舊貨市場可以說是全國人氣最旺的古舊物品市場。市場坐店商鋪全年365天開市,地攤每週末開市,日客流量可達六、七萬人,其中外賓近萬人。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階層、不同信仰的遊客在這裡交融買賣。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夫人希拉里、美國眾議院議長哈斯德、希臘總理希米蒂斯、羅馬尼亞總理納斯塔塞、斯里蘭卡總統庫馬拉通加夫人、泰國公主詩琳通等數十位外國政要曾來這裡遊覽購物。
“登長城、吃烤鴨、遊故宮”本來是外國遊客到中國旅遊的重要專案,如今又加上了逛潘家園。
在這裡,你可以找到最齊全的收藏品或者你喜愛的商品。
這裡經營的主要物品有仿古傢俱,文房四寶、古籍字畫、舊書刊、瑪瑙玉翠、陶瓷、中外錢幣、竹木骨雕、皮影臉譜、佛教信物、民族服裝服飾、文.革遺物等。
正所謂盛世火收藏。
潘家園市場是藏品展示的視窗,藏家交流的平臺,藏友淘寶的樂園。作為全國最大的民間工藝品集散地,你在這裡可以找到衡水的鼻菸壺、楊柳青的年畫、蘇江的繡品、東陽的木雕、曲陽的石雕石刻、東山的皮影、西江的瓷器和水晶飾品、宜興的紫砂、陝州的青銅器、南雲的服飾、藏西的佛教用品、和疆的白玉、寶島的交趾陶等。
這些不同民間特色的工藝品從全國各地匯聚潘家園,又從這裡銷往全國和世界。
也正因為如此, 2004年在“首屆華夏收藏界年度排行榜頒獎大會”上,透過社會公眾投票,潘家園舊貨市場被評為“全國十大古玩市場”。
牟瑩想在潘家園給牟老爺子買禮物,那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張天元親自開車送牟瑩到了潘家園。
不到這裡,你絕對不知道這裡有多熱鬧。
人擠人,人碰人,用接踵摩肩來形容,那真得是恰到好處了。
“早聽爺爺說潘家園一年四季都很熱鬧,我以為和上浦的古玩市場差不多呢,沒想到這裡居然這麼多人,而且各色人等都有啊,這哪裡是潘家園啊,簡直就是華夏商品博覽會嘛。”牟瑩和張天元進了園子,一眼望去,真得有點頭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