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39章 撇山攻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39章 撇山攻城 (1 / 2)

荊襄各部高階軍政官員在宜城經過三日的學習後,領命與派遣的督導團官員同歸駐地。趙昺對各部當前的作戰方向進行了調整,第六軍的作戰方向依然是襄陽南部、第七軍的作戰方向是襄陽西部,第八軍的作戰方向是光化軍對岸的谷城。

與此同時趙昺命令炮二師一團前往樊城,協助護軍一旅守城;令騎二師向南陽方向發起襲擾作戰,做出奪取南陽的姿態,使南陽之敵不敢妄動向襄陽派出援軍。並以行營的名義頒佈了攻取襄陽的總動員令,總管府下發了戰役預備令,命荊襄所有駐軍展開戰前訓練和對襄偵察作戰計劃。

命令下達後,各部在督導團的指導下,針對襄陽周邊多山的地形和高深的城池展開訓練,要求強化團營級別指揮員的山地作戰和步炮協同作戰指揮能力;都、分隊指揮員的攻擊戰術和迫擊炮運用的指揮能力;強化士兵的刺殺、投彈、登城、越壕、泅渡及分隊攻擊戰術等訓練,提高近戰技戰術水平。

對於高階軍官缺乏大局觀,指揮能力偏弱,對作戰程序缺乏前瞻性等問題。則透過對整個戰局的分析,對荊襄地理形勢的勘察,強化他們的大局觀;而在制定作戰計劃時,預設可能出現的問題,制定不同的預案,以此來提高他們的指揮水平。

在經過十餘日的強化訓練後,各軍向各自目標展開攻擊,第六軍和第七軍開始向漢江外緣的敵軍堡寨展開拔點作戰,掃清進入襄陽腹地的障礙;第八軍則在御前水軍的協助下強渡漢江向谷城展開進攻;第二騎兵師則以樊城為基地,向北部的蒙元佔領區展開襲擾作戰。

而這段日子,趙昺也沒有閒著,隨著行營駐蹕宜城,與京師間的通訊渠道重新得以建立,公文又開始不斷的送到他的案前。儘管有太后監國,陸秀夫等人協助處理,但是有些事情還是需要他這個皇帝處置,或是告之處理的情況。

所以,兩個月的時間又已經積攢起來了諸多的公文、奏表,不要說一一作出批示,就是通讀一遍都需要大量的時間。而趙昺顯然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好在御前辦已經按照輕重緩急進行了分類。對於急報和需陛下決斷才能處置的公文每日清晨一定要送到御案之上。

而對於已經由太后和宰執們經過廷議,做出預處理的公文,只需陛下花押用璽的,也要及時告知陛下,儘快做出回覆;至於那些已經經由廷議和太后批准的公文,僅是告知性質的檔案及無關痛癢的賀表一類的東西只是製作了簡報,要陛下了解即刻。

即使是這些幾經過濾的公文,每日送到趙昺跟前的也是厚達幾尺。畢竟國家大了,每天不知道要發生多少事情。而這些都要經過層層匯總後皆要由他從中協調,做出處理意見。可見日常的工作量之大,但誰讓他是帝王,這個國家的集權者呢?

經過幾天的廢寢忘食,趙昺終於將積壓的緊急公文處理完畢,還抽空給太后和幾位老婆分別寫了書信,好生安撫了一番。雖然尚不斷有新的公文送到,但畢竟已經少了很多,恢復到了日常水平,讓他可以從容應付,可以分心關注當前的戰事。

“你們做的不錯,在十幾天的時間內完成了對襄陽地區外圍的偵察,並取得了詳細的資料!”趙昺看著內堂大廳中擺放的襄陽地區沙盤和四壁掛滿的地圖,看看徐無難十分欣慰地道。

“陛下,屬下未能深入漢江北岸,進入襄陽腹地進行偵察,還請陛下允許屬下再探!”徐無難並不居功,施禮道。

“你是不是有什麼想法?”趙昺略感驚訝地問道。

“屬下知道當前形勢十分緊迫,陛下欲儘快攻克襄陽,在偵察時突然有個想法。”徐無難答道。

“嗯,雖然朕有此想,但是用兵乃是大事,不能因此而急於求成!”趙昺點點頭道。

當前的形勢總體來說並不樂觀,這不僅僅是因為諸軍的戰鬥力和指揮水平問題。他們從應天府長途跋涉而來,為了追求速度,並沒有攜帶大量的輜重,沿途雖有補給,但也僅夠本部所需一個月。儘管御前水師後來運到一批輜重,但對於二十萬大軍而言也是杯水車薪,不足以支撐整個戰役的消耗。

而荊襄戰區儲備的彈藥並不充足,加之儲存不善損耗較大,因而彈藥缺乏,再從臨安調運尚需時日。且襄陽城易守難攻,城池厚重,要想破城必須依靠火力支援,消耗的火藥和炮彈無法估算,但肯定是一個超出想象的數字。加之城內又有敵重兵扼守,更增加了攻堅難度,後又有敵援兵來擊的顧慮。

儘管當前敵我雙方兵力相當,但也有悖於攻城部隊倍之的用兵原則。而若組織強攻即使取勝,也必然付出重大的傷亡,這對以後的轉入防禦作戰十分不利,也不符合趙昺的用兵原則。可若貿然攻城失敗,兵力和物資的損耗嚴重的情況下,再組織進攻就需要更長的準備時間,反而是欲速不達。

“陛下,請容屬下稟明,看此想是否妥當!”徐無難並沒有因為陛下的態度而放棄,再次言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