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良綴兒離開皇宮的這一個月的時間,年幼的弘烈和念兒,對母妃公良綴兒很是想念。
念兒正在牙牙學語,每每想念公良綴兒的時候也無非是哭上兩句,或者是說著幾句令人聽不懂的嬰語。
而五歲的弘烈則不同。
弘烈心裡面雖然想念母妃公良綴兒,但是卻從來都沒有主動跟任何人提起過。
反倒是,表現的依舊如公良綴兒在皇宮時一樣,按時上課,按時學習,連皇后瑞洛都不禁讚歎,弘烈的自制力不輸於大人。
可是,年幼的弘烈也有著自己的苦惱。
弘烈現在,雖說已經是大炎的太子。不過是私下在宮裡,有很多的宮女和太監,都很不待見弘烈。因為弘烈在他們的眼裡,無非是過繼過來的“外人”。
日後,等著皇帝赫連瀛初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弘烈自然就成為一個不需要的人。到時候,赫連瀛初還能不能繼續讓弘烈當這個太子,都很難說。
弘烈這個東宮太子,當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弘烈畢竟不是新皇赫連瀛初的親生骨肉,終歸是要比之前歷代君王所立的太子,要矮上半截。
所幸的是,弘烈聰明,可愛,至少深得新皇赫連瀛初和瑞洛皇后的喜歡。才使得後宮中的那些宮女和太監們,甚至不少赫連瀛初的嬪妃們,雖然不待見他,但是也不敢當面造次了他。
可是即便如此,還是有人會在他弘烈的耳邊講一些閒言碎語。
更有甚者,竟然當著弘烈的面,說弘烈奪走了他皇兄弘績的太子之位,更說弘烈的母妃公良綴兒與赫連瀛初,兩個人之間,不清不楚。
弘烈聽了之後,十分的惱火。可是他一個小孩子,在這些不利的輿論面前,卻無可奈何。
新皇赫連瀛初蘇看到了弘烈有心事,聽說了宮裡宮外有一些不利於弘烈健康成長的閒言碎語。
新皇赫連瀛初為了向整個大炎,皇宮內外,宣佈弘烈就是大炎當仁不讓的太子,沒有人可以在私底下肆意的詆譭太子,更沒有人可以隨意的造次。
新皇赫連瀛初必須儘早地為弘烈樹立起東宮太子至高無上的威信。
為此,新皇赫連瀛初特意舉行了一場祭天求雨大典,並且,特意帶著弘烈也一同前往參加。
為了讓宮外的百姓,認可弘烈就是天之驕子,天選之太子,新皇赫連瀛初特意在祭天求雨大典舉辦之前,命了欽天監,測算降雨的時間,並且安排弘烈以大炎皇太子的身份,求雨。
新皇赫連瀛初知道,一旦弘烈求雨成功。不管,那些宮外的百姓是否相信,他們都會因為天降甘露,而認可弘烈為大炎的皇太子,不容置疑。
安排好這一切事情之後,新皇赫連瀛初帶著自己的皇后瑞洛,以及皇太子弘烈,一行人參加了祭天祈雨的大典。
一切按照計劃中的進行。
年幼的皇太子弘烈就像是個吉祥物一樣,專門負責此次的祭天祈雨。
祈雨接連做了三天之後,與欽天監之前預測的一樣,天降甘露,新城百姓皆跪地磕頭,感謝上蒼的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