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等杜如晦臉上舒心的笑意露出來,便突然開始劇烈咳嗽了起來。
慌忙間掏出臉巾,掩著嘴。
見到這一幕的秦壽微微皺了皺眉,如今是貞觀三年二月,在歷史上杜如晦是在什麼時候病重而亡的,秦壽記不太清了。
但他隱約中有一些印象,似乎是在這時間附近了。
將這一點記在心上,秦壽不露聲色,佯裝疑惑道:“杜大人,您身體還好吧?”
杜如晦收起臉巾,朗聲笑道:“老毛病了,一到這開春的時候,就是會咳嗽,不是多大的事。”
秦壽關切道:“若是如此,杜大人還是歇息一段時間比較好。”
底下官員也是一眾應和。
“不必不必。”杜如晦擺了擺手,說道:“眼下書局剛立,需要處理的事務繁多,這可是關乎我大唐寒門子弟的大事,我哪裡安得下心。”
看著早已霜鬢的老人,秦壽有了一絲動容,歷史上杜如晦為大唐操勞半生,與其說杜如晦是病倒的。
不如說是被累到的才更貼切。
“杜大人,在下必不辱命,一定會將這注釋做到最好。”秦壽抱了抱拳,說道。
深夜裡。
秦壽回到派王府,從系統裡取出《大唐編年史》,翻閱到貞觀三年大事記。
卻沒有找到關於杜如晦病逝的訊息,直到看到貞觀四年(年),杜如晦病重,請求辭官,最終卻還是抵不過病魔,享年四十六。
放下《長安編年史》,秦壽深呼吸了口氣,食指拇指捏了捏眉心。
歷史上並未詳細記載杜如晦患的是什麼病,只是以不治之症概括,所以一時間,秦壽也無從下手。
杜如晦是個好官,而且對於秦壽來說,杜如晦是秦壽穿越到大唐之後,第一個對他好的人。
所以秦壽並不想讓杜如晦英年早逝,只是苦於不知病因,所以無從下手。
正在他苦惱時,書房門被敲響,秦壽慌忙收拾《大唐編年史》,說道:“進來吧。”
門被推開,原是房瑤漪端了碗粥走了進來,”夫君,我看你自翰林院回來,便一直愁眉不展,就連晚飯都沒吃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