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3章愧疚 (4 / 4)

李世民在下了一子後,緩緩開口道:“方才聽父皇的意思,似乎更中意漫兒。”

倒沒有隱晦,一語點出了李淵的真正意思。

李淵也不否認,坦然道:“你不是想知道我與設兒都說了什麼?”

“我且告訴你。”

“方才我與設兒交談間,詢問他如何看秦皇與隋場帝。”

“這孩子說了很多。”

“但可以用兩句話概括: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弊在當代,功在千秋。”

李世民頓時眯起眼,輕讚道:“好一個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無論是大運河,還是隋坊帝三徵高句麗,又或是科舉制,都為李氏江山的鼎盛鋪墊了錦繡路。

所以李世民更能體會到隋場帝所做的是功在千秋的舉措。

而弊自然是勞民傷財,三徵高句麗弄得國內”餓殍遍地、百姓思亂”,才讓他李家打下了這偌大的江山。

李世民呼吸略微粗重,經過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李世民感覺到設兒有著與年齡不相仿的雄才偉略。

無論是賑災,還是活字印刷術以及那個用兵之計,很多眼前模模糊糊,不甚明瞭的事務。

偏偏在兒的三言兩語間逐漸清晰起來。

溼兒看的不遠,但每次都是能比自己,比他麾下的謀臣看的稍稍遠那麼些。

這氣度這知識這眼光,完全可以比肩朝堂上的公卿了。

甚至連朝堂上的那些公卿都比不過設兒。

李淵看出李世民的心思,恰到好處地補了一句話。

“這還是生活在市井,若是日後回到朝堂…”

後面的話,李淵沒有繼續說下去。

但李世民已經猜到了。

若是回到朝堂,日後的成就不可估量。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