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解決讀書難,讀書貴的問題,再佐以科舉制,能夠極大程度上重創世家大族。
所以這也是李世民重視秦壽的重要原因之一。
“朕知道了。”
“你且將各種科舉所需的書籍拓印起來,朕明日會設立書局,專門負責販賣書籍一事。”
杜如晦應下。
“杜大人以為讓誰來負責比較合適?”李世民隨手拿起一本奏摺,風輕雲淡問道,”不過這書局既然要立,就得有個領頭的。”
杜如晦看了看李世民,常年跟在陛下左右,哪能猜不出陛下是什麼意思。
“歷代朝廷並未有書局官職,臣以為不如特立書局為翰林院下屬機構。”
“至於負責一事,小李公子學富五車,才華冠蓋長安。”
“依臣拙見,陛下不如讓小李公子擔任此職。”
李世民就等著這句話呢。
當即點頭道:“按說起來,以設兒的學識是擔不起此位的,朕又不能任人唯親。”
“但既然杜大人這麼說,那朕也不好拒絕。”
“明日在朝上,杜大人記得上奏此事。”
杜如晦暗暗在心中翻了個白眼,也不好說啥。
略作思索後,想起昨日秦壽吃癟一事,不由得有些好笑。
“陛下,還有一事,也是關於小李公子的。”
“哦?”李世民挑了挑眉,看到杜如晦憋笑,有些好奇道:“莫不是這小子又惹了什麼麻煩?”
杜如晦揺頭解釋道:“那倒不是。”
接著,便將長孫無忌與秦壽交談一事悉數講出。
聽罷之後,李世民開懷大笑,沒想到謠兒這小子也有打錯如意算盤的一天。但隨即李世民緩緩嘆了口氣,倒不是無奈,更多的是感慨。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位卑不敢忘國憂。”
低聲念起這三句話,李世民心中沒來由多了一股快意。
“若是天下人皆如謳兒這般,我大唐不知會多出多少好兒郎啊。”
杜如晦深以為然,笑著說道:“小李公子有著一顆赤子之心。”
“能為陛下分擔憂難,是我大唐之幸事。”
李世民笑了笑,也不接話,轉而說道:“你說這小子要買崔氏那座荒山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