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收穫甚微。”
“突厥人只要退守漠北,漠南的天氣就像是嬰兒的臉,說變就變。”
“突厥人對大漠瞭如指掌,若在神墜下去,我大唐不知要損失多少兵士。”
這也是昨日陛下在提出攻打突厥時,長孫無忌所擔心的一點。
秦壽笑道:“所以要打嬴這場仗,我們就要多算他們一步。”
“突厥人若是從朔方撤退,那麼會退到哪兒?”
秦壽以筷子沾水,在桌面緩緩寫下兩個字:磧口。
“磧口是突厥軍隊能夠休憩的唯一地方,而磧口易守難攻,只要突厥人先一步佔據此地,我大唐要想打下來難於登天。”
“既然如此,何不事先派出一批軍隊,在磧口埋伏。”
“如此一來,就像是甕中捉鱉。”
按照史書記載,唐朝平定漠南勢力的決定性戰役,就是在磧口之戰。
根據記載,頡利北逃,李靖等決計殲滅頡利,遂用唐使者至突厥營地安撫突厥之機唐使者至突厥營地安撫突厥之機,率精騎萬餘,攜日糧,追擊至陰山(今大青山),俘千餘帳。
李靖率兵一路追殺,在磧口,藉助那晚的大霧天氣,才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摸進突厥軍中,打了個措手不及。
對於突厥人,秦壽是沒有絲臺的同情心的。
非我族類,該誅必誅。
所以提出讓人在磧口埋伏,一網打盡。
其實這些事,再過不了多久,李世民和長孫無忌等人也能想明白。
但巧就巧在秦壽先提出了。
長孫無忌聽完之後,眸光燦燦。
不得不說,秦壽這一通話,雖說有些漏洞,但無疑是給他開啟了一個新思可謂是豁然開朗,這法子,可以再完善。
此時再看向秦壽,長孫無忌心中多了幾分讚歎。
雖說此法是有些紙漏,並不完善。
但能夠分析到這種地步,也不得不承認,此子遠見非同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