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最強救世主> 006 歷史爭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06 歷史爭議 (2 / 2)

“暈死!你怎麼不早點告訴我?我這陪吃陪喝還差點陪睡,我這是為了什麼?”

系統嘟嘟兩聲:“宿主這是你的原因,系統無法理解你的行為。”

蕭森瀚欲哭無淚,本以為能將蘇軾送給自己的墨寶帶回來,這樣就能緩解現實中的經濟危機,也為自己找到生財之路。

蕭森瀚深知文物的價值,這次協助省局調查文物,他專門惡補文物方面的知識,雖算不上職業收藏者,也不是那種什麼都不知道的小白人士,至少蕭森瀚第一眼就能看出這東西到底是文物還是現代仿製品。

這次協助省局破獲的文物案子,本以為只是簡單的文物運輸,卻在其中發現一篇蘇軾的楷書真跡,這案子瞬間就變成重點的文物案,而且是價值千萬的文物走私,其中蘇軾這篇楷書真跡市場保守估價就是千萬左右,而且是有市無價。

蕭森瀚開啟客廳電視,新聞頻道彈出一個重磅訊息:“今日凌晨時分,天府之城的考古學家出土一篇蘇東坡作品。震驚考古界是這篇作品保持是如此完整,沒有受到任何歲月的侵蝕。立即邀請文學界的泰山北斗級專家前來鑑定是否為蘇東坡真跡。”

“隨後書法界的專家共同商議確定這就是蘇東坡的真跡。訊息一出,歷史學家和文學家紛紛發表言論抗議,抗議這絕對是後人抄襲之作。書法界們與歷史文學界在網上開始無與倫比的口水戰。本臺接下來會詳細訪問各界學者,聽聽他們的看法!”

歷史學家張某:“蘇軾這篇《蝶戀花·春景》創作背景他紹聖元年(1094)閏四月離定南行路途觸景而發。當時的蘇軾罷定州任謫知英州啟程南下時的寄託之作,根據薛瑞生本、鄒同慶、王宗堂本均據《冷齋夜話》所載王朝雲在惠州貶所曾唱此詞及蘇軾惠州時期的詩文裡慣用此詞中出現的“天涯”一詞而繫於紹聖二年(1095)春,作於惠州。陳邇冬《蘇軾詞選》也懷疑這首詞是“謫嶺南時期的作品”。”

文學家王某補充道:“嘉祐元年(1056年),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蘇洵帶著二十一歲的蘇軾,十九歲的蘇轍,自偏僻的西蜀地區,沿江東下,於嘉祐二年(1057年)進京應試。也就是我們蘇軾19歲之前根本沒有離開SC,與這篇歷史時間、創作地點嚴重不符合,我們嚴重懷疑是後人抄襲作品?”

書法界頓時反駁道:“”我們根據各大圖書館收藏,博物館至今殘存的真跡,還有蘇軾作品私人藏品來判斷,此作品絕對是蘇軾真跡。考古界的朋友根據紙張的年代推斷,此作品創作時間就是蘇軾進京應試之前,創作地點就是SC。”

考古界隨後發表言論支援書法界。最後全國蘇軾文學研究協會發布公告:“由於歷史文獻與現實不符合,我們有待考古界最新的進展,此事暫時定義為歷史爭議事件。”

此訊息出來,節目為了提升吸引力,隨後擷取了網友的討論的熱門話題。

“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草。居然是我們東坡大才子二十歲的懷春之作!”

“我堅決支援書法界和考古界,咱們也要根據現實情況出發,一個二十歲的男人好奇女人也很正常。”

“哎!出生了幾十年,今天才算明白這詩居然是這樣的意境下寫出來……”

“我的語文老師們,你們害了我一輩子的幸福!難怪哥當年抄襲這首詩去表白,現在終於明白為何失敗。不是我不是懂,而是她被誤導了……”

由於輿論壓力,教育界紛紛討論這首詩,到底應該如何定義?最後也沒有討論出一個結果,反而被眾人接受為一首表白的情詩。

蕭森瀚看著電視臺播放的畫片,叫罵道:“這TM的不就是我那篇墨寶嗎?”

蕭森瀚在風乾墨跡的時候做了手腳,他一眼就能認出這墨寶是他陪吃陪喝騙取的哪一篇。頓時質問道:“破系統你給老子解釋一下?你不是說無法帶回來嗎?它怎麼就突然出現了?”

系統:“宿主你的確穿越了。雖然區域性改變了歷史,但是不會影響歷史的正常發展規律。系統也就沒有修正歷史規律,它遲早會被髮掘出來。還請宿主努力提升救世主許可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