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然邁著輕盈的步伐,不疾不徐的朝那青瓦灰牆的微草堂走去。蕭然暗想,從這青瓦房舍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這袁康成果然是個喜好風雅之人啊。
袁康成自接到張昂的拜帖之後,略略思索了片刻,心中暗想,這張昂因禍得福,經大雁塔一事後,竟陰差陽錯替齊王李弘義立下大功,如今可謂正得其歡心之時,自己日後要還想在青州城裡坐穩自己知府老爺的位置,只怕是免不了一定要與齊王搞好關係的,如此一想,這張昂自己還非要見一見不可。
蕭然緩步跨過微草堂的門檻,只見正堂裡一應用具皆是古色古香之物,廊柱上雕刻著古樸雅緻的祥雲,會客用的靠椅亦是上好的梨花木,顏色正豔,乍一看便知不是凡物。再看正前方,只見正廳位置擺放著兩把太師椅,中間是一方雕刻著百花爭豔的八仙桌,八仙桌正上方懸掛著一幅遠山流水圖,畫中溪水潺潺,山巒疊嶂,整幅畫都透著一股悠遠清幽的味道。
正廳左側的太師椅上,此刻正坐著一位年約在五十上下,身穿一件褐色儒衫的長者,只見其,此時右手正端著一本古書,神色悠然,口中咀嚼著,正看得津津有味呢。
“學生見過府尊大人!”蕭然知道眼前之人,便是青州知府袁康成了,不由得趕忙整了整自己的衣袍,接著躬身行了個師生禮。
袁康成聽見聲響,不由立即將手中古書放下,接著抬起頭來,右手輕輕的捋了捋自己頷下的鬍鬚,緊接著微微一笑道。“義軒乃是我們青州城的青年才俊啊,本官是早就想和你見上一面了,只是府衙案牘勞形,一直抽不出時間來,今日義軒主動上門,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府尊大人過譽了,在下不過是青州城裡眾多諸生中的一位而已,當不得青州才俊一說。”蕭然直起身子來,微微笑著拱手謙虛道。“倒是大人,您才是當世俊彥啊,大人炎武十三年高中進士及第,一篇《治農策》,不僅寫得文采斐然,更是為朝廷的當世的治國良策啊!”
正所謂花花轎子眾人抬,蕭然提起袁康成當年高中之事來,不由得正中其心懷。大衍炎武十三年的那一科取士,可謂是大衍朝人才最為鼎盛的一科取士,當朝的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方翰便是自己的同年。
“哈哈……老朽當年僥倖高中,如今忝為青州知府,也不妄當年立志出仕的一番雄心了。明年便是會試之年,義軒亦當好好準備,來年到濟南府去好好展露一番!”袁康成心中高興,臉上笑容滿滿,一邊笑著,一邊還不忘以前輩之姿,勉勵一番蕭然。
“在下謝過府尊大人的關心,來年定是要去搏一搏的,到時還望府尊大人多多傳授經驗於學生,學生定是萬分感激呀。”蕭然順著袁康成的話頭回應著,一口一個府尊大人,叫得袁康成是滿心歡喜呀。
袁康成心情大好,自是滿口答應。“義軒如今替齊王爺辦差,前途本就遠大,要是日後再中了舉人進士,那可就真是前途不可限量了啊!”
蕭然與袁康成一時間竟聊得熱火朝天,大有相見恨晚之意,最後蕭然拿出吳道子的寒山圖來,氣氛更是達到了高潮,蕭然藉機將阮永壽之事倒出,袁康成二話不說,立即下令府牢放人,不過家資可就不會奉還了,理由也是充分的很,經查永壽綢緞莊以次充好,經營過程中,偷奸耍滑,是故查封永壽綢緞莊。
微草堂內一時間歡聲笑語不斷,袁康成對蕭然大是滿意,望著其恭謙有禮,緩緩退出草堂的身影,袁康成不由頻頻頷首,心中默默讚歎“孺子可教也。”
出了知府衙門,鄧叔瞧見蕭然,不由趕忙迎了上去。
“少爺,事情辦妥了?”
“妥了,走!去府牢!”
蕭然不敢耽擱,急忙又上了轎子,繼而直奔青州府牢而去。
再說阮永壽先是遭到周家軟禁,再又被抓到青州府牢,直接下了大獄,根本不由分說,阮永壽這個氣呀,自己這上哪說理去呀,真是倒黴到了家呀。此刻的他,正蓬頭垢面,一臉頹喪的蹲在監牢的一角,神情木然,也不知在想些什麼。